“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本站来源:作者-洋洋上传时间:2014-12-22 09:26:00
摘 要: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生态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需要生态文化建设的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积极行动,从生态意识、生态制度和生态行为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一、 辽西北生态状况
辽西北地区地处辽宁省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北为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本地区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差大、日照长、积温高和降水少,导致风沙、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从自然生态方面上看,地理位置与气候状况是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
(一)降水不足,风沙、干旱严重
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地区沙化严重,水资源不足。据统计,这一地区是全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全省倒数第一,阜新为481毫米,大水面蒸发量1 400―1 800毫米。朝阳市年平均降水量450―580毫米,风力2―3级。铁岭市为460毫米。这一地区平均最大风速15米每秒,较强的风力、干旱的地表以及毗邻科尔沁沙地造成了这一地区风沙及水土流失严重。
(二)森林覆盖率低
这一地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地区之一,林业基础薄弱。1949年阜新市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1%,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到2003年阜新市森林覆盖率已达233%。2006年铁岭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8%,2004年朝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35%,连续6年获“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先进市”称号,在2003年辽宁省林业系统“1010工程”竞赛中获九个单项先进,名列全省第一。虽然经过努力,已有成效,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生态防护林,如何与辽西北自然状况相联系,建立起适应这一地区环境特色的生态防护屏障,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状况
2006年阜新市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555%。朝阳市在2004年自然保护区已经达9处,保护面积2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1123%。2007年,铁岭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145万公顷。
生态状况对经济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影响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作为辽宁省的西北屏障,如果这一地区的环境状况得不到改善,将直接影响辽宁省其他城市,包括沈阳等相邻较近城市的环境与发展。所以辽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辽宁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二、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辽西北所面临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过去以GDP作为衡量指标的发展观以及“高增长高消耗”、“大开发大破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忽略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方式等种种人类活动,是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改变与自然发展相悖的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等思想意识,这些都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论文下载。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
文化概念具有“文治”与“教化”之类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成为在思想、观念、言行和举止上合乎特定礼仪规范的人[1]。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指人们通过调整制度、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来适应自然规律,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生态文化按照内涵划分
包括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行为文化。
生态意识文化是指在人类的活动中,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或文化观念。它是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行为文化之源,它包括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发展观、自然观和科技观等。辽西北在振兴经济过程中,反思以往的自然观与发展观,意义重大。而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人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或“天人合一境界”则为生态意识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自然观与发展观。
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与生态相关的各种制度建设,旨在规范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行为,贯彻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包括立法机制、投资机制、监督机制、教育机制、激励机制和舆论宣传机制等。生态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度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因此,要提高生态文化的建设水平,离不开相关的制度建设。生态文化的制度建设也就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的生态化过程[2],完善的生态制度文化建设,是生态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行为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生态生产方式和生态消费方式等。例如在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指导下,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手段是生态行为文化的宝贵财富[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意识文化在整个生态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意识文化的具体化,生态行为文化受生态制度文化的影响,同时反映着生态意识。虽然从事实上来看,三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但是从逻辑上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行为文化。
2.生态文化按其主体划分
构成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
政府的生态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发展观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生态和谐,各级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划方面的所有活动成果的总和。政府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的生态文化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为了达到人与自热的和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企业所必须具有的价值理念和以此为指导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的总和。狭义上是指企业所具有的生态化的价值理念等。企业是生态文化建设重要力量,很多环境公害问题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绿色生产方式、循环经济的执行和减少三废的排放要依赖于企业的活动,企业是治理、预防环境问题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所有的活动都是企业生态意识的直接反应。
公民的生态文化是指以一定价值观念为指导,公民生产和消费活动成果的总和。公民是生态意识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公民整体生态意识的提高是生态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表现,公民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4]。
图1 按主体因素划分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
(二)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与不足
1政府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与不足
(1)政府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
首先,防风治沙和治理土壤沙漠化已有成效。
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级政府针对辽西北生态环境状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之一,辽西北大面积地扩大防护林。据统计,2005年,朝阳建造防护林面积居全省第一位,为全省防护林面积的26%,阜新、铁岭分别为17%、5%,辽西北三市建造的防护林面积为48%,接近全省面积的一半。
图2 2005年辽西北三市建造的防护林面积占比
数据来源:《2006年辽宁省统计年鉴》
同时,为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辽西北三市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其占地面积为全省的82%。其中,阜新占地面积是全省之首,为全省面积的71%,铁岭市居第二位,为8%。
图3 2005年辽西北三各市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占比
数据来源:《2006年辽宁省统计年鉴》
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等方式治理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生产和生存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减缓了科尔沁沙地的风沙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侵袭。防风治沙和治理土壤沙漠化已有成效。
其次,政府关于提高生态意识的具体工作。
辽西北各市都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和具体指标,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制定了节能减排实施方案。通过工程治理、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等措施,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在提高公民生态意识问题上,辽西北三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加强环保执法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环保工作者的生态意识以及工作能力;通过世界环境日、“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主题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等等。
(2)政府生态文化建设的不足
2004―2007年4年间,三市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明显不足,就2007年来看,阜新、朝阳和铁岭三市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分别仅占辽宁省的138%、068%和352%,并且有的城市出现递减的趋势,例如朝阳(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2005―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4―2007年4年间,三个城市的绿地面积略有增加(如表2所示),但是无法与全省的增加速度相比,即使是在辽宁省增幅不是很明显的2006年,三市绿地面积占全省的比例不是很高,分别为阜新141%、朝阳149%、铁岭114%。对于风沙比较严重的地区,绿地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所以应该适当地加大绿地面积。
表2 绿地面积单位:公顷
这些行为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等同起来。也就是缺乏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具体地表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上仍然以GDP为主要内容,缺乏生态环境指标。这种生态意识表现在体制上,就是缺乏完善、有力的生态保护机制,虽然有生态问题的制度,但不够完善,特别是有关公民生态意识提升的问题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另外,缺乏环境保护问题的监管力度。
2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与不足
(1)辽西北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
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举足轻重。在我国,有80%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在于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4年9月1日,阜新市通过了《阜新市循环经济规划》,表明了为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所应选择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铁岭市制定了《铁岭市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04年起陆续有单位制定40条以上的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和34条中/高费方案并已开始实施。2004年,朝阳市建设“四位一体”北方农村生态模式完成6 000户。
在辽西北三个城市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在2004―2007年4年间均呈递增趋势(如表3所示),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除了阜新呈递增外,均略有递减的趋势。
表3辽西北工业三废利用情况
图1辽西北污染治理投资
在尽量减少污染的同时,对所造成的污染给予及时治理。据数据统计,在2005年,辽西北三个城市的污染项目当年投资来源总额中,企业自筹占大部分,阜新为83%,朝阳为73%,铁岭为96%。这说明在辽西北,企业的污染治理投资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2)辽西北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不足
在辽西北企业中,三废排放得到了治理与控制。但是,在对工业三废治理中,除了工业烟尘排放治理与工业烟尘排放的差额为正外,在其他两项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差额为负,二氧化硫去除量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差额也为负(如表4所示)。
企业的三废排放是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2007年在辽西北三个城市中,除了阜新市的工业三废排放量为最低外,其他两个城市并非最低点,并且在2004―2007年4年间,既有递减也有递增,说明三废的处理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转变生产方式,减少工业污染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出现的不足是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关于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包括生态文化建设长远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企业正确处理三废问题、生态产业建立以及循环经济模式确立的根源。所以企业生态意识的建设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决策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直的公民道德意识。
3公民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与不足
(1)公民生态文化建设的成绩
对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与政府的政策措施有关,所以可以以此检验政府工作的成绩。政府的生态主题宣传活动,“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等活动也都是指向公民生态意识提高问题的,让公民以主人的姿态关心环境,关心环保。
2004年铁岭市6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银州区新华园社区和调兵山电厂社区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同时,政府的环保信访制度为公民意识的提高提供平台。
阜新市国土资源局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03年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5件次,其中群众来访13件,来访171人次。
2004年朝阳市开展“绿叶杯”竞赛、爱国卫生清洁月、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月及城市环境整治等活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改观城市形象。
(2)公民生态文化建设的不足
在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中,提升公民的生态意识,改变反映生态意识的消费行为仍有很大的余地。首先,缺乏责任意识、缺乏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做起的环保生活观。其次,缺乏绿色消费方式意识,绿色购买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破坏环保产品的自觉性。例如,2004年阜新市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中,查处非法猎捕40多人次,放飞野生鸟类400多只,清理整顿市场11处。究其根源不外乎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也是GDP发展观在公民消费理念、消费趋向上的体现。另外,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经济不发达、人口素质低和生产粗放是环境污染和生态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辽西北三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增长率较高。据2007年数据显示,辽西北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辽宁省最低的三个城市,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却较高,其中,朝阳为最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容易形成贫困→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破坏→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从一定意义上说,贫困也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不利的生态环境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与贫困往往同时发生。
另外,公民的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公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相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公民,教育水平高的公民在对生态意识的理解、认识和接受能力上略微强些,所以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应该予以考虑的因素。辽西北三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平均在校生人数略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幼儿园和高中阶段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基本持平,但是高等学校阶段存在明显的劣势。
由上可见,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必须提高公民的素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对辽西北三市的生态状况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根据调研所取得的相关数据,合成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分析2003―2007年辽西北三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的构想。
(一) 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涉及的指标是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而且问题的宽泛性和复杂性,遵循不同的指标选取原则,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的指标体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统计的角度看,指标的选取必须维度有代表性,数值易于获得。遵循这一原则,选取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5]
(二) 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的合成与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2004―2007年4年间,阜新、朝阳、铁岭以及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阜新、铁岭上升幅度较大。从计算中我们可以知道,辽西北的生态文化建设尽管存在着不足,但总体上来说,成绩也是显著的。
表6 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
辽西北指数(包括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政府、企业和公民生态文化建设指数)是对阜新、朝阳和铁岭三个城市的指数平均加权所得。
在政府生态文化评价指数中,除了朝阳市在2007年略有上升外,其他城市以及辽西北的总指数、和朝阳市其他年份均呈下降趋势,尽管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从计算结果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的生态文化建设从总体上需要有所提高(如表7所示)。
表7辽西北政府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
在企业生态文化评价指数中,阜新、朝阳、铁岭均呈上升趋势。除了2006―2007年,铁岭略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辽西北生态文化指数提升过程中,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今后的工作应该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如表8所示)。
表8 辽西北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
在公民生态文化评价指数中,全部呈上升趋势。说明实现公民生态意识提升的目标有外在条件,具体的制度、约束和监管机制,则是需要政府细致完善的工作(如表9所示)。
表9 辽西北公民生态文化建设评价指数
四、 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的构想
(一)政府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1生态意识的提高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意识文化是核心。生态文化建设关键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与个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有正确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与个人,政府首先要转变以往的发展观,必须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然后完善相应的制度去监督教育企业与公民。
2制定环保绩效指标
可以考虑把环保效率作为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在这三个城市中,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具体的指标与规定,缺乏实际的行动和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3加大投资力度和对投资的监管力度
辽西北三市的政府生态环境投资占辽宁省投资比重较小,作为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城市,更应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在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由于成本大,产出小,所以更需要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另外,公共绿地建设和防护林建设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资。为了提高投资效率,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对企业的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数目过少。当政府把环保资金给企业的时候,每个企业只是分得很少部分,而且很多企业并不是把资金应用到环保问题的解决上,这就引出了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监管力度,特别是监管力度方面,政府不能很好地监督企业对于环保资金的使用,不能监督企业环保项目的实施。
4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
如对投资环境治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免去税收或一定时期减征税收;对从事环境保护的科研单位和个人,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对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二)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企业生态意识建设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种认识是企业正确处理三废问题、生态产业建立以及循环经济模式确立的根源。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直的公民道德意识。
2加强工业污染的治理和监管
辽西北三市三废治理存在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刚刚提到的企业生态意识观念淡薄之外,资金不到位,行政监督及执法力度不强是重要原因。国有特大型企业和国土资源局下属企业情况要好些,能够认真对待,其他企业对于环保检查、环保行为都处于人浮于事的状态,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工业污染的社会危害性和生存危害性。另外,政府在监督管理方面也有疏漏,虽有制度,但未能真正实施,虽有法制,但执法不严。这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些也是关系到整体生态文化建设成绩的重要内容。
3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
要改变传统的高物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续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其发展的途径为:产品设计和原材料选择上以环境保护为目标;改革工艺设备,减少物耗、减少污染;废物循环利用;发展环保技术,实行必要的末端处理;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和生物潜能。
(三)公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
公民绿色购买、绿色消费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文化建设。这些需要政府的舆论宣传工作和具体措施。首先,政府应对某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或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颁发证书,或者在产品上做出明显的标志,让消费者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其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绿色购买环境,即商场内外符合环保要求。
2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
公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该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的素质。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以下问题的出现:首先,公民对自身所受到的环境危害比较迟钝。其次,公民对环保知识和政策不是很了解。最后,公民希望别人多承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 杨立新,王丽,李国花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发展问题[J]环渤海经济?望,2008,(2)
[3] 郭少棠,张慕津,王宪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6-11
[4] 张再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J]南方人口,2001,(2):48-50
[5] 朱成全,李立男大连市新人类发展指数的选取、测量与提升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9-26
[6] 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65
[7] 冯琦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R]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20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