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教育网>论文中心>论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与扩大内需

论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与扩大内需

作者:本站来源:作者-洋洋上传时间:2015-01-04 09:14:56

摘要: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出口需求下降、常能过剩问题严重、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支压力过大及就业情况较差的形势。财政支出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其结构的优化将能有效的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基础建设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对于内需的扩大,农村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外需的萎缩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阻碍。在这个严峻的形势下要通过拉动内需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是包括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下面将主要从政府投资基础建设的角度来探讨扩大内需的基本方式和内容。在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出的结构现状,并提出了若干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的相关建议与选择,以期在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些许努力。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萧条的余波还在。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还太多,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经济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经济增长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经济外部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面对这次金融危机,中央果断的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这样五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大幅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最有效的扩大内需;其二,实施结构性减税及税费改革的推进;其三,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倡导积极的消费;其四,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于基础建设财政支出进行优化,确保民生的改善;其五,要支出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当前宏观经济的基本态势是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1、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比率偏高且增速过快

行政管理是政府行驶职权的一项基本职能,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活动区域复杂化,政府在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公共关系事物不断增加,因此管理费用的增加也属于正常现象。当时从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率与其他国家的数据横向对比来看却表现出比率偏高的现象。因此,我国应当将这项必要的支出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从各国情况来看,这一比率基本上在10%左右,而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所占的比率却高达19%。过多的行政管理支出将影响政府的运行成本,导致其他公共支出难以维继,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财政的积极职能。


2、基础建设财政支出中的民生支出投入缺位

民生支出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我国年教育经费投入只占到GDP的3.2%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1%,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的4%。其二,医疗卫生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目前中国政府在总体医疗费用中的公共投入为20.8%,还是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7%。财政投入的偏少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压力,“看病难”成为公民的生活难题。其三,公共养老保障体系覆盖范围较小,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惠。


3、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产业和领域的投入不足

首先是农业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欠缺。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更加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但是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的增长,不断的减少农业投入,导致农业投入过少,目前已经下降到8%的水平。其次,对于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过低,目前仅为GDP总量的0.8%。由于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带来的经济效益速度过缓,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基础性科研创新能力下降,影响国家战略发展。其三,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欠缺。在经过多年的改革之后,虽然这方面的投入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是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起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需要进行结构的优化。


三、扩大内需目标下优化基础建设财政支出的措施

1、以公共财政理念为导向,科学界定财政支

公共财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市场失灵现象出现时对之进行弥补,以达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的。因此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时要把握好“越位”与“缺位”间的关系,以社会的公共需要作为基本的目的,对政府及市场的支出责任进行合理的界定,市场能够完成的支出,政府一定不要插手管理。对于诸如国防外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则由政府直接介入,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同时,在财政支出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政府与私人组织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性建设的投入

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较广,涵盖了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支出等多个项目,因此在支出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具体的来讲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增加对基础性设施的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及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方面的投入要下大力气。


3、以突破“发展瓶颈”为目的,加大基础性科研投入

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源自于对基础性理论的长期的努力研究。虽然基础性研究难以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衍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突破相关的“瓶颈”之后,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就更加明显。


4、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给居民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要想拓展农村市场的需求,首先要给农村的消费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支撑。其中,农村的基础设施是这个根本的根本,是居民消费的基本前提。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将相对封闭的农村与外界精密的联系起来,增加信息的流通,给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韩晓琴. 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选择.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5).

[2] 朱建军. 优化农村财政支出与扩大内需. 中国国情国力. 2010(6).


推荐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所属院校 学制 学费 上课地点 报名时间
更多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