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考古文博专业(中外文物与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方向)在职课程培训招生简章

所属专业:考古学学制:2年学费:32000元地区:北京

学院专业优势及简介

★底蕴雄厚,有范文澜、何干之、尚钺、郭影秋、彭明、郑昌淦、李文海、王思治等历史学家曾在此耕耘。

★同时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大一级学科点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前身为1948年建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大一级学科点,其中中国史学科门类齐全,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二级学科都具有突出优势。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0人,包括教授29人,副教授26人,讲师25人。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决定在北京举办考古与博物馆学中外文物与艺术品收藏鉴赏方向课程班。

专业方向研究领域与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历史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全部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按学校规定的课程名称确定)、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

研究方向和领域

中外文物与艺术品收藏鉴赏研究、遥感考古学、生物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简牍学、体质人类学、中外文化交流与考古、中国古代青铜器与金文、中国各朝代考古研究、墓葬考古、城市考古、岩画考古、石器分析、遗址过程研究、史前艺术研究、农业起源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

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释义

基础课程

基础理论

中国考古学研究

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考古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

中国古代史研究

史学研究方法

人类学方法论

语言基础

专业外语(英语)

国家统考科目

中西考古学研究

先秦考古研究

通过对中国各历史时期考古遗迹与出土文物的考察研究,了解各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为文物鉴定奠定理论基础。

汉唐宋元考古研究

中亚考古研究

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研究

环境考古

考古发掘实践

考古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博物馆学研究

(选开)

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教授学生博物馆学基本知识,以及博物馆设计、展览、管理的基础知识和陈列技能,更好提升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博物馆藏品经营管理

博物馆陈列设计

古玩鉴赏前沿课程

(选开)

青铜器鉴赏研究

青铜器的发展历史

帮助学员全面系统掌握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史脉络、各朝代青铜器的形态纹络和收藏价值以及赝品的鉴别。

青铜器的分类与性质功能

青铜器的器形纹饰

青铜器的收藏

中国古货币研究

中国古货币的发展演变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货币发展历史以及各朝代货币特征和收藏价值,提升学生的中国古货币收藏和鉴赏能力。

中国古货币的分类

中国古货币的收藏

中国古货币的鉴赏

中国古陶瓷研究

中国古陶瓷的发展与分类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历史,教授学生各朝代陶瓷的鉴定年代归属技能,使学员了解不同朝代陶瓷器的艺术特征和收藏价值以及陶瓷文物的品鉴方法。

中国古陶瓷的鉴定

中国古陶瓷的收藏

实地参观课程

博物馆、文物馆参观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挖掘和学习,增强学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深对课堂所学课程的理解消化。

田野考古研究(北京或外地田野考古)

注:课程设置按当年最新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为准。

教学办法

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上课安排: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除外),上课时间上午9点—下午16:30点(午休时间约为1.5小时)。

学习期限

1.5年。

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受教育背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大学本科毕业,

☆大专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若确实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经学院审核认可也可参加学习。

报名流程和联系方式

1.提交入学申请,学术能力、工作表现、获奖情况等支撑性材料,待学院审核。

2.审核通过,填写《历史学院培训班入学登记表》。

3.提交本人最后学历身份证三个证书复印件。

4.提交2张1寸白底彩色证件照。

收费标准

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统一支付


在线报名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