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战略的探讨
作者:本站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上传时间:2014-05-19 15:10:27
【摘要】
国外投资经营是当今高度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趋势,是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技术与资本流动的需要,它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入世以后,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国内市场遭遇抢滩,“走出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等等。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并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迅速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本文以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基础与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战略选择、行业战略选择、资金筹措与运用及风险控制等战略。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境外投资战略方面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投资战略
【正文】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活动与资本运动都在依靠本国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的基础上,跨越了国域疆界,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经济生活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和主要承担者,它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性经营战略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相比较来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更具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因此,本人认为,在具体分析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战略之前,有必要深入分析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对各种国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国外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投资惯例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和企业的特点,才能探索出具有我国特点的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并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境外直接投资经营发展战略。
一、关于国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国外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又称国际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或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定义是:“在投资者以外的国家(经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①《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国外直接投资的解释是:“涉及到工厂和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或“股票所有权使股东控制了厂商的经营活动的投资。”②简言之,国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将资财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它包括在东道国设厂创立新企业和收购东道国已经存在的企业两种基本形式。根据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不同,国外直接投资又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BOT(英文Build Operate Transfer的字头缩写,中文意思为“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方式,我们通常把前三者统称为“三资企业”。
国外直接投资融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因素为一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具有多方面的国际开发能力。不仅能拓宽国际劳动力市场,开发新的就业途径,而且能够培养一大批从事国际合作的高级人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而且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③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提出的,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国外直接投资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进行,因为这些国家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仿制品的出现,国外直接投资就应转移到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欧洲各国、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因为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标准化阶段,随着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国外直接投资也伴随着生产相对优势转移而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从动态区位条件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并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而发展了以新技术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转移的过程;随着这种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将发生逆向变化;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定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利益。这在相当程度上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和市场选择提供了分析框架。
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初次进行国外投资,特别是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已经建成的国外企业实行国际生产和投资的全球战略行为,则不具备强大的说明力。总之,世界经济发展至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最为典型的是它无法解释如石油生产部门等非标准化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如此,国际投资格局也并非如弗农认为的只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更多的是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特别是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当前没有什么企业是按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进行国际生产和直接投资的,它们完全可以在新产品时期组织国外生产,甚至通过其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开发新产品。
(二)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被金德尔伯格予以发展和完善。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不完善性。
海默认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市场不完善性为国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前提,这种不完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即有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二是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三是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四是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海默认为,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为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海默将国外直接投资企业看作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①
以市场不完善为核心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外的水平式对外投资,即在各国设厂生产同样的产品,而且可以解释垂直式对外投资,即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国进行,如在石油工业中,少数跨国公司在长期内支配着世界石油市场,就是典型的垂直式对外投资。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和吉狄等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的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供需交换不能保证进行的问题。该理论首先指出市场的不完整性是市场内部化的原因,并认为决定市场内部化有四个主要因素,即,产业特定因素、区域因素、国别因素和企业因素。区域因素和国别因素决定投资的方向,即投资的地理分布。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是投资的前提条件。
内部化理论探讨的主要是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最终产品市场;重点研究的是厂商扩大直接投资的动机,而不是如何利用外部市场。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内部化优势,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解释,但是它没有能够考虑到世界经济现实结构中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尤其是非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发展的影响。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1977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继承了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吸收了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优势说,借用了俄林的区位优势理论研究方法。邓宁在《国际生产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将上述优势命名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认为企业只有在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才会发生。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特定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决定企业是否对外投资的因素,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它们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得以具备;“区位特定优势”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引力,它是一个动态的外生变量,只能通过投资主体在外界寻求,无法通过企业自身来创造。
邓宁的折衷理论虽然选取了以往各种理论中重合采用的三个最关键的解释变量,并且注重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弥补以往一些理论的片面性缺陷,但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使用权之不能成为一种能够解释所有类型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邓宁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该理论,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基准,即将“区位选择”纳入国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中,认为只有国外优势较大时,企业才有可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特别是,邓宁于1998年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国际直接投资趋向于进入那些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和地区,趋向于进入那些拥有较多智力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和地区;二是国际直接投资往往寻找那些能强化或补充其核心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三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流向的决定因素的综合性。①
总之,邓宁提出的东道国区位因素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成为20世纪后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些理论分别以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状况、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与分布、金融制度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作为变量来检验其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有较强的解释力。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总体产业结构发展迅速。如钢产量、发电、化学纤维、电视机的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在全国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60%,我国的轻工业(包括造纸、日化、陶瓷、家电、皮革、办公自动化)从1998年开始就已开始出现质量和效益不高、亏损面和亏损额大的局面。这种不景气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没有实质性的改观。控制投资、降低成本、价格战和裁员已在很多产业内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以此为增长点带动该类企业的国外直接投资,对加快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的发展,及资本国际趋势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都在积极鼓励本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这种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寻求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积极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遇到极大困难,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企业发展吃力。在这种国内形势下,一方面效益较好的企业要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在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对外输出资本是一条好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调整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也要求我国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境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涌现,这就为我国企业的国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企业国外经营步伐。
1、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国际商品分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国际商品分工已经逐步发展到国际生产分工,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进一步加强。目前,国际生产分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并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水平分工特点。世界生产水平分工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际竞争。因此,国际生产分工要求我国的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加入国际生产分工和国际竞争。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激烈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下,要巩固和提高我国企业的战略地位,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同样也要求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入世”要求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多边贸易体制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核心,由28个协议、协定和31个决议、宣言组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从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出发,突破了国家和地区保护主义的障碍,以实现充分就业,达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为宗旨。它的成立使得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主流,它要求参加国相互开放自己的市场。我国“入世”后企业所面临的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而所获得的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即体现在外国向我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换句话说,我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和机遇,就必须尽可能地开拓海外市场,即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3、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目前,针对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论述很多,观点也各不相同。本人认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不会加剧国内资金短缺,替代出口增长,也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相反,还会使我国企业绕开多种有形、开形的贸易壁垒,占领国际市场和创造出口,并获得更多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可以寻求和占有更广阔的国外市场。第一,在保持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有利于扩大新市场。对于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型企业,可以有利的规避由于地区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贸易障碍。第二,开辟国外市场,为国内趋于饱和的产品寻求出路。对于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工业企业,其产品已进入国内市场生命周期的后期,国内市场的增长趋势下降,促使这些企业转向国外寻求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为其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找出路。第三,技术实力强的科技开发公司,限于科技产品更新快的压力,国内市场成长又较慢,于是将目光转向国外,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其技术优势。第四,外向型企业可以设备等实物投资,带动国内设备的出口,进而又带动设备的零部件、技术和技术劳务的出口。
(2)有利于经营资源的开发。许多企业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来获取各种所需的经营资源。这些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投资开采,取得国外的自然资源,这样可以直接控制资源来源,提供稳定的供应。例如: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随着我国汽车业的迅速膨胀,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石油资源问题。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在境外投资开采石油,既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等地的投资开采,大大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问题,对国家和企业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另一类是吸收引进国外技术和信息资源。一些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其他机构,为国内提供各种国际经济技术信息服务。
(3)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率,并可以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极力推行市场竞争机制,专营商品减少,行政垄断也被打破,一些非外贸企业由于国内投资与经营环境不尽如人意,也在积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寻求总体经营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外资不能仅局限于“请进来”的方式,还要设法“走出去”。通过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融资渠道多,贷款条件优惠,服务信用好,获得国际资本的机会远比国内多。
(4)可以为企业寻找新的经营机会。通过参与合作投资,为本企业在国外开拓一个新的成长点,以进一步了解和选择国外市场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较成功的案例是海尔在意大利收购一个没有品牌的工厂,海尔利用自有技术,及其在冰箱方面的强项,并把其改造成在意大利能叫得响的海尔的品牌。现在意大利这个工厂已经改造为可以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而在东欧包括一些亚洲国家规定,从意大利进口的商品可以是零关税,如从中国运到这些国家去,要征收12%的关税,而且运费相对比意大利运出高。海尔的成功投资,不仅在海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而且成功的规避了各国的贸易壁垒,成功进入海外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机会。因此,无论是加入WTO,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区域合作组织,欧盟、东盟相互保护,海湾合作组织也相互保护,因为大家共享一个内部资源。所以在合作组织中只要有一个(国家)有竞争力,就可以扩展到其他的领域。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我国开展对外投资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我国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较晚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也较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推动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外汇资金、技术、管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绝对优势。许多具备某些相对优势的外向型企业完全可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并通过境外经营实现和进一步增强自身优势。我国具备对外投资的相对优势,特别是在总体国力和某些高科技领域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这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1、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种族纽带优势奠定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投资地位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国际直接投资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第六位,可以集中一定的资源用于对外投资,以适应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要求。众所周知,我国具有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特有的稀缺资源,这些都为我国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广大的海外华侨也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他们不仅享有国外当地人的特殊待遇,而且对国内情况了解也比较深入,更加之熟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这样就使得他们在企业选择确定投资项目、经营管理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种种族纽带优势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我国外向型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
2、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推动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第一,“适用技术”优势。与许多中等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许多较为成熟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成熟、适用技术对他们更具吸引力,我国所提供的中等水平的技术设备也较受欢迎。如小批量的制造技术、多功能的机器设备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市场的需要,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比较适合资金不足和熟练工人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就地取材、替代进口的技术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工业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第二,某些高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我国某些成熟技术对发达国家某些行业及某些企业来说,也具有相对优势。如在航天、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方面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为我国此领域的外向型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传统产业的独特技术优势。我国许多传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颇具竞争力。如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医中药、传统食品等传统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在国际市场占居其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可以继续发挥其优势。
3、低廉产品成本优势与销售优势增强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力
我国外向型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输出设备和技术,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节省广告费用和管理费用,加之中方派出人员和输出设备,零部件的费用和价格较低。因此,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以较低价格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而扩展到第三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另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一样,主要生产中低档同质产品,价格弹性强,可以运用价格竞争销售策略。目前,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种、出口销售渠道、市场多极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有条件把这种出口推销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低廉的产品成本和销售优势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必然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人才优势与管理优势促进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向更高层次发展
改革开放近20多年来,通过吸收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技、管理方法和营销技能,我国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知识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同时,一些企业先行跨出国门,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另外,我国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同西方国家相比,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条件和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如我国的管理、技术人员薪金比较低;管理人员对传统社会及其心理特征比较了解,与雇员的冲突比较少等。总之,我国外向型企业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更高层次发展。
三、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国外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3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为5600 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9%,共计达到1720 亿美元,特别是非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增长。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我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由资本经营转向海外经济合作,并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如今,我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334亿美元,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3439家。仅2003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5.5%。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并加入世贸组织,势必有更多的我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当然,尽管近年来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立足于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主要依靠企业应拥有雄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是“走出去”的先决条件。“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才会有立足之地。目前,我国在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企业中 ,如TCL 、海尔还不具有什么市场,品质的差距和营销网络的狭小成为其发展的障碍。此外,从企业自身条件来看,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仍然是我国企业的弱点,这就导致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技术含量不高。我国大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企业资产规模过小,效益规模不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 1-2%,而“全球 500 强”美方上榜企业是 5-20%。目前,我国约有 2/3 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这表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广大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直接结果就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低端市场。如在非贸易性海外投资项目中,近40%属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项目,即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等。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从行业构成来看,我国境外投资行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投资额较低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业以及建筑业。按分布行业计算,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业以及建筑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其中:采矿业为13.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48.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投资;制造业为6.2亿美元,占总流量的21.8%,主要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批发零售业为3.6亿美元,占总流量的12.6%;商务服务业为2.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9.8%。①上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中,资源开发型产业的投资保持较高的水平,生产加工类的投资增速迅速提高,而贸易类的对外投资增速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使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相对于金融、电信等服务性行业,一方面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准入壁垒高,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程度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我国企业虽然在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本但还是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
应该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整体规模和行业分布还是相当有限,绝大部分投资仅限于香港
地区,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投资,企业也没有完全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2003年,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和地区的60%。从表1我们可以
表1 2003年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状况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 大洋洲
覆盖比率(%) 81 73 61 50 40 35
投资净额(亿美元) 15.00 0.75 1.50 0.58 10.40 0.34
投资净额比率(%) 52.5 2.6 5.3 2.0 36.5 1.1
资料来源:商务部,“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
发现,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占总投资净额的89%。根据国家商务部“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显示,境外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香港、美国、日本、德国,占境外投资企业总数的41%,其中香港占21%。2003年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但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状况与我国现行的出口市场格局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显然不符合目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和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要求。
(四)企业缺乏清晰的境外发展战略和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具有完整的全球战略,即以世界市场作为角逐的目标,对再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实行国际化安排。而我国大多数外向型企业还不具备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也缺乏全球性发展战略,没有融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还不能站在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战略需要的高度支规划自己的海外投资行为。这就造成一些企业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我国某矿产集团在美国的子公司为了短期盈利,在没有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从事期货交易等高风险业务,结果6000万美元的损失。 此外,目前立法、管理、信息服务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成功开拓国外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这类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立法严重滞后、工作机制尚未理顺、政策导向作用差、信息服务严重滞后、外汇管理和银行信贷限制过严、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等。目前,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发展需要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以此为基本保障来引导外向型企业进行海外经营,积极参与协调解决本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只有进一步改善了这些制约因素,才能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给与强有力的后方支持。
四、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尽管我国外向型企业都加大了海外投资力度,努力贯彻了国家“走出去”的政策,并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企业的实力,但是这条路还很漫长。我们只有正视所面临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外向型企业国外直接投资的成败,并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投资战略,才能使我国外向型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一)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战略
影响地区选择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是非制度因素。包括当地的政局稳定性、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状况、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高低、产品销售的现有市场以及潜在市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亲近性等。二是制度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企业运行的便利性等。其中,国际经济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东道国参与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的双边投资保护条约、贸易壁垒以及对外资的态度;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东道国的金融外汇制度、经济自由度等;法律制度包括东道国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法律完善程度等;企业运行的便利性主要包括企业运行障碍、政府清廉程度、税收制度等。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和对外资持欢迎态度在所有制度因素中最为重要。
1、维持并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潜力较大,金融市场发达,外资法律健全,企业在这样的区域投资成功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同时可以吸收先进技术,有效地绕开各种贸易壁垒。 当然,与此同时,作为投资主体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下述几个问题:第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的非制度因素;第二,我国的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政策仍具有较大的歧视性,以产品标准、质量、知识产权等为由加大了对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监督和检测力度。
以海尔为例,海尔国际化运作取得的成功,吸引了不少企业家,特别是海尔在美国建厂更是让业界把海尔看成是民族英雄。而海尔作为一个企业本身此举的考虑仅仅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做铺垫。如果我们的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效仿我国第一品牌,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定位是市场空隙定位,以小冰箱、小洗衣机占领市场空白。所以,海尔在美国建厂并不意味着海尔已在美国大规模盈利了。而海尔在伊朗、约旦、突尼斯、尼日利亚等国设厂,都是以主流的产品成为当地的第一品牌。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扩大对美国、欧盟待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应该将我国的“边际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那种把投资方向、重点及趋势只定位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有欠考虑的。
2、巩固并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
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89%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拉美和东欧等地区。之所以出现如此战略选择,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其特定的区位特点与比较优势。未来的投资区位战略选择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盟十国。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首先考虑东盟国家,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东盟十国与我国存在一定产业梯度,应成为我国转移“边际产业”的重要场所;第二,东盟十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投资;第三,它们的投资环境好,实施了许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我国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地缘上的邻近性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类似性,构成了东盟国家的区位比较优势,可以减少投资的进入障碍。以越南为例,越南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大外资的优惠措施,包括大幅减免税收、降低土地使用费等。目前,我国很多产业,如摩托车、小型货车和家用电器在东南亚国家都非常受欢迎。“我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报告积极评价了我国和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现状,认为双边贸易投资关系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初期的区位选择遵循“就近原则”和“地区渐进原则”。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渐进性对外投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独联体及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国家产业结构畸形,轻工业发展水平仍十分落后,但是消费市场容量巨大,且其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人才资源丰富。我国的轻工业产品在这里拥有绝对的竞争力,2001年我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就已达100多亿美元。近年来,其与我国的高层往来和外经贸部领导接触频繁,对加深相互间了解,其政局、社会治安以及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渐减少。所以,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也是我国对外投资又一重要地区。
(3)非洲地区。与非洲诸国的关系一直很好,非洲大部分国家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我国的很多产业在许多非洲国家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另外,我国的农业技术在非洲也具有比较优势且市场巨大,我国在非洲的农业中也有成功的直接投资经验。
(4)拉美地区。拉美国家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而近10年来,拉美经历了包括2001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在内的3次经济衰退,所以有外资流入的迫切需求。我国与巴西、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古巴和乌拉圭等国家的高层互访保持强劲势头,经贸合作不断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
(5)西亚地区。西亚地区的国家对外界的商品依赖性很大,进入的限制更少;近年来,西亚国家正在积极实施经济多元化政策,鼓励国外企业进入,投资建设工业项目。我国企业也已开始尝试以设备、技术到西亚国家投资,举办加工装配项目。但是,西亚13国地处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政局不稳定是不利因素。所以,我国在西亚地区的直接投资,挑战与机遇并存。但长远来看,更符合双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且双方目前合作的势头良好,如充分发掘各自的潜力,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战略
从理论的角度看,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就是“边际产业”。对我国现阶段来说,我们的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应当有如下一些考虑:对外投资最重要的产业应该是曾经在国内有长期高速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在现阶段已经或者是即将陷入增长停滞期的产业。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行业应该主要为:
1、加工组装型制造业
我国的家用电器、摩托车、金属制品、家用机械类产品都有较大的规模。这些产业都经过长时间高速增长,已达到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阶段,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平均利润。但是,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稳定,在国外市场很有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对这些产业的需求也较大。所以,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尤其是家电产业应该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首选。
2、传统产业
纺织与服装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技术设备水平高,产品质量好,一直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纺织服装业对外投资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推进我国产业的继续发展,是我国对外投资又一产业重点。
3、资源开发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较低,有些自然资源的国内绝对储量和产量都比较低,能源供给趋于紧张。所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深入,鼓励我国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石油、矿产开发企业到境外进行资源开发类投资,也应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又一产业重点。
4、高科技产业
我国不少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也拥有比较优势,比如我国的航天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国际领先的。另外,为了加快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直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也有必要在前沿性科技领域开展“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所以,除了前面所述的对外投资产业重点外,高科技企业的对外投资也不能忽视。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期间,我国共批准境外设立研发中心22家,投资总额达5003万美元,主要有软件开发、光电技术开发、通信技术开发、家电产品研究开发。这些海外投资企业可以直接、快捷地掌握国际上最新的技术、质量、价格信息,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筹措与运用战略
投资与融资是紧密相联的,融资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以及谋求建立最佳的资本结构。境外投资企业不仅要求获得最初投资进入的启动资金和营运资金,而且在投资进入后,也需要日常经营资金和扩大经营的再投入资金。如何以较小成本和风险筹集国际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是国外企业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对于自有资金相对短缺的大多数我国国外企业来说,如何筹集资金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海外融资战略,对我国企业国外直接投资的成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融资战略的一般选择
境外直接投资公司从全球范围内融资,应遵循融资成本最低、经营风险最小、公司整体财务结构最佳这三个原则选择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从中选择最佳的资金组合。境外直接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公司内部的自有资金、母国的资金、东道国当地的资金和国际资金四个方面:
2、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资金运用战略选择
(1)根据投资国的金融特点制定和采用海外融资策略。在美国和加拿大,由于存在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使得直接融资成为主要的融资手段;在欧洲,由于传统的银行业比较发达,所以银行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在日本,由于银行和证券市场的融资职能不同,企业不同的资金需求必须由不同的渠道获得。
(2)运用先进的融资手段。主要包括:第一,采用 “杠杆收购”融资,杠杆收购又称借债收购,是指企业以少量的自有资金(通常为5―10%)和大量的市场借款来完成收购。第二,国际金融租赁。国际金融租赁是指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决定,向承租人选定的第三者(供货人)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并将该设备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并在一个不间断的长期租赁合同期内,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全部或大部分投资。这是一种采用“融物”形式进行的中长期融资活动。
(3)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应与国外、国内银行形成紧密联盟,进一步加强金融活动国际化。国外银行首先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各种贷款和服务而成为合作伙伴。另外,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可采取通过与国外及我国银行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相互参股的方式合作,形成共同开发海外市场的格局,有利于企业获得发展的长期资金支持。加强我国银行业的海外拓展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投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不仅立足于国内,同时积极向全球发展,其中以我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目前,中银集团已全球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2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我国银行业的向外扩张,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一方面可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国外信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金融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银行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可带动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从而促使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多元化发展。
(4)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始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发展到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我国逐步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境外直接投资公司海外融资的自主权,这些都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在资金筹集上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
(5)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外金融机构,与此同时,要有意识地收购、控股外国的金融机构。
(四)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控制战略
境外直接投资,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汇率风险、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等等,这就对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虽已经有了一定优势,并迈出了国外经营的步伐。但要发展国外经营,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制定正确的境外投资发展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1、在对外投资的步骤上,应采取阶段式渐进发展模式
比如选择国内经营→出口→设海外代理→设海外销售子公司→建海外生产子公司的模式。比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而言,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应以渐进的阶段式发展为主,逐步积累海外的市场知识,从而提高国外经营的成功率。
2、在对境外投资的方式上,应先合资,后独资
对企业来说,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再结合自身实力施以不同的投资方式。针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的特点,应先走出去,与当地企业搞合资,这有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种文化、两方能力和两个市场。这是实现国外经营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经验。
3、在对外投资的产业上,应先劳动密集型产业,后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便宜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产业选择应集中在小规模产业中,如纺织业、玩具业、电子等。这类产业的生产规模经济程度低,竞争性强,进入壁垒低,也不需大的研发投资以及复杂的技术。我国中小企业在这类产业中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积蓄资本和力量,然后再在国外搞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这对于我国外向型企业来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4、在对外投资的区域上,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
先把走出国门、进行国外经营的重点放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地区的市场也在迅速恢复,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与我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民营企业亦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后再考虑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与我国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相适应的一种选择。
总之,控制境外投资风险应更多依赖投资主体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国有境外企业,应通过监管国内投资主体的方式来监管境外投资企业;对自筹资金的民营企业,应从宏观角度进行监管。
五、结论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我国外向型企业朝着国外经营方向发展不仅完全符合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目前状况,而且也是势在必行。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说,积极作用是居主流地位的。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正确认识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利弊是非常重要的,盲目乐观和悲观恐惧都是不可取的。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积极稳妥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增强海外企业的优势,调动国内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并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和引导对外投资活动,创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环境和客观条件,才能使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IMF,1977,Balance of Payment Manual(国际收支手册),Washington D.C.
[2][英]约翰伊特威尔等著:《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潘石等著,《投资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4]杨大楷主编,《国际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崔新健著,《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6]刘红忠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赵晓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1999年第3、4期,P15-16。
[8]乔惠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选择”,《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第1期,P50-51。
[9]唐如青,“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财经研究》1994年第5期,P13-20。
[10]赵春明,“任重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P60-62。
[11]毕小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浅析”,《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7期,P67-71。
[12]程红、张铭,“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第8期,P41-45。
[13]秦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要性的理论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P10-15。
[14]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4期,P66-67。
[15]唐晓宇、邱玲,“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探讨”,《经济评论》1995年第4期,P57-59。
[16]张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思考”,《经济大视野》1999年第6期,P25-29。
[17]李洪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P10-13。
[18] 谭介辉,“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上海综合经济》1998年第3期,P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