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略模式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探讨
作者:本站来源:作者-单艳丽上传时间:2014-06-20 09:24:37
【摘 要】 经济战略模式是现代企业逐渐运用和重视的新课题,矿产资源也一样。为此,对经济战略模式下矿产资源资产管理进行探讨,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关键词】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资产;循环经济 ?
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物质基础,我国80%以上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属资源紧缺的国家。矿产资源其储藏量是有限的, 随着不断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然而矿产资源将是21世纪末、下世纪初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战略模式下实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走循环经济道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矿产资源?
我国地质矿业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经济60年大发展大跨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我国目前90%左右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业和居民用水来自于矿产资源。?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相对集中统一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市场机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地质方面,我国地质科技的进步也不断谱写了地质找矿新篇章,充分展现科技创新对地质找矿突破的重大影响。我国地学理论不断创新,创立了地质力学,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确立“新风成学说”;建立地质构造气候科学、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等。正是因为这些理论的建立,我国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国家最需要矿产资源的时刻,找到大油田、找到大矿山。?
如今,我国正以勘查技术进步和地质理论突破为主线,地质找矿经历着从浅表到深部,从肉眼识别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精细勘查;从一般矿种到金矿、钨钼矿、铂族矿、锂矿、水合物等重大突破,以及从陆地到海洋,从地面到空中勘查、卫星遥感的跨越式发展。地质找矿仪器装备在6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地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地质队员野外勘查,使用的是罗盘、地质锤、放大镜“老三件”。近年来,卫星、航空遥感、GPS、远程会商等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但是在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方面仍存在亟待完善的问题。?
2 亟待完善的问题 ?
2.1 产权转让市场法制不健全 ?
矿产资源资产产权转让的市场机制不健全。这是由于矿产资源资产产权不明确,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所派生出来的问题。在存在矿产资源资产产权市场的情况下,要根据谁能提供更多的租金,也即谁能更有效地使用矿产资源这一经济学的效用原则来决定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在不存在矿产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条件下,使用矿产资源的效用原则难以体现,一方面由于现行的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的产权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矿产资源谁就垄断资源的使用权状况,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各种隐形的、变相的、非法矿业权交易和转让普遍存在,致使国家的大量矿产资源资产流失,流入企业或个人的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统一制定矿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
2.2 缺少统一的资产价格体系 ?
我国矿产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矿产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不同计价方法其资源价值不同,有的资源价值包含矿产资源原始价值、普查勘探费用和合理利润;有的只包括普查勘探费用、合理利润。尽管矿产资源评估价值不完全等同于其交易价格,但它是资产交易价格最重要的基础,众多的计价方法导致了矿权转让时,定价混乱,普遍出现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源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我国矿业目前处于“找矿不如采矿的,采矿不如冶炼的,冶炼不如深加工”的现状,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在探采阶段得不到实现,而是向下游深加工企业流转。因此完善矿产资源管理,走循环经济道路,是我国矿产资源走向繁荣昌盛的战略方针。
3 走循环经济道路的重要性?
3.1 循环经济模式 ?
循环经济主要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可以为环境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实现“非物质化”的重要途径是提供功能化服务,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本身,做到物质商品“利用”的最大化,而不是“消费”的最大化,并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矿产资源物质消耗。?
3.2 循环经济可帮助持续发展 ?
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大番。在这样的形势下,是继续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带动经济的高增长,还是通过发展新经济,以高新技术来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地成为我国的重要抉择。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长期以来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冲突就可从根本上消解。
4 实践循环经济战略注意的问题 ?
4.1“循环量”的理性限度?
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产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首先,不管从经济生产的有形排泄物还是无形排泄物而言,工业生产不仅生产我们需要的产品,也生产我们不需要的“产品”。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二法则即熵增大法则的存在,一旦熵增大之后,如果熵不再增大,则绝对不能还原。再次,由于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局限、使得现有的技术对现存工业“排泄物”尤其是气体等无形的“排泄物”大部分不能回收,再加上国民回收意识的匮乏导致回收行为的“呆滞”,回收行为本身的不经济性导致回收行为可能被经济主体“理性的”短视经济行为替代等。使得循环经济在实践中绝非理论上而言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4.2 发展模式政策功能的终极性 ?
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资源的消耗必然要求再开采新的同类资源,那么在此情形下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循环经济视野下的资源需求量等于物质循环量加新开采量。在满足环境容量下构建经济体系和规模应是循环经济实践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模式政策功能的终极性。 ?
5 总结?
加强矿产资源资产管理,走循环经济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才可提高能源经济,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遇华仁,梁钰. 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J].中国国土资源,2006(2). ?
陶建华,厉福荣. 矿产资源领域走循环经济之路探索[J].中国矿业,2006(1).?
谭旭红,王艳艳.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矿产资源资产管理探讨[J].商业研究,2007 (12).?
王蓉.资源循环与共享的立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