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作者:本站来源:作者-未知上传时间:2014-07-11 08:47:18
【摘要】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后发国家如何针对本国的实际,深入探索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挖掘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需求 供给 制约因素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从企业生产职能部门分离和独立出来的,直接或间接提供中间服务的新兴服务产业,它的重要性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外学者Grubel和Walker(1989)指出生产服务是服务业的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并认为生产服务是传送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载体;我国学者程大中等人(2006)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作为各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能促进产业融合提高经济效率;郑吉昌(2005)则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社会分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总体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所在,研究如何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集成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着,但总量较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由2003年的13%增加到2009年的27.5%,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处于36.5% ~38%之间。
(2)生产性服务业初显现代服务经济的特点,但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虽已呈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趋势,但是整体结构仍表现为以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高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偏低。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约为1.1%,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5.8%,明显高于知识密集型行业。
(3)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仍较低。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只占总投资额的12%,远远低于房地产投资比重23%,说明大量资金都投向具有投机性的房地产业。
2、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层次因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存在问题,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上规模小、水平低,又难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引发需求和供给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工业生产方式落后造成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发展方式的落后使得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需求。从内资企业来说,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并且大多数企业仍采用的是传统生产模式,外包服务不多,整个生产流程基本由企业内部完成,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这样既造成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同时又抑制了对外部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从外资企业来说,一般外资企业本国生产性服务较为发达,大多生产性服务由跨国公司或地区性总部负责,对本地金融信贷服务、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未形成稳定的有效需求。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使得潜在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没有需求又造成生产服务企业发育不良、服务成本高,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一种不良循环状态,因此,改变生产方式、鼓励外包服务、增加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体制性障碍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缺乏活力。我国长期存在政企合一、政府垄断经营等体制问题,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管制过多、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这必然导致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市场竞争的不规范,从而弱化了竞争机制配置生产性服务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低市场化程度还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内在动力。健全的制度环境是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活力的基础。我国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健全,也缺乏配套的行业规范,一些行业的政策执行缺少透明度,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如中介组织。由体制障碍带来问题的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3)城市化水平低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集聚。城市化水平是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受到需求的制约,必须以空间和时间上的密集需求为前提。只有当对服务产品的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供给才会产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且有利于形成集聚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集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也使得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造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一定的矛盾。总之,城市化水平低阻碍了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形成,制约了生产性服务总量的增长。
(4)人才缺乏和技术水平落后造成生产性服务业低水平供给。生产性服务业属于信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人才与技术主要是从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角度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是生产性服务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技术设备和手段落后、专业服务技能差、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致使生产性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只能在低端服务上盲目进行重复性投资和恶性竞争,更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产业结构升级的服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速转换,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急剧增加,更需要高水平生产性服务,技术落后和人才匮乏使高水平生产服务供给成为空谈。
二、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重视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通过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如何促进有效需求和高水平供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应加大垄断性生产性服务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规范的公司体制改造,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健康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二是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市场。政府应根据市场规律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需求增长,通过政府规制引导培育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要求一些生产性服务功能由专业化的独立公司来完成,同时通过引入竞争,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生产性服务领域,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三是应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制度环境建设。生产性服务业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和知识密集化的特征,使其更需要制度和规范化发展环境。要逐步健全一整套利于机制运行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资金引导,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有计划的培育和扶持。四是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行业协会能通过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强化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以及服务业各行业间的协调配合。
2、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机制
制造业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而制造业企业又通过生产性服务提高了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是国内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制造业企业应改变生产模式、转变经营理念,在产业链上促使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融合,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突出核心竞争力,还应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延伸,这包括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和后期的物流、销售等服务,同时可以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出来,将企业自身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公司,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并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企业则应通过整合,不断提高服务供给能力,满足生产企业的服务需求,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
3、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密切相关,城市经济活动多样化,生产性服务就更专业化,城市空间越大,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就越发容易。城市规模的建设能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进而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资源、交通、居住、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并且给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政策扶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
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生产性服务技术创新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技术和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而我国技术水平落后,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具备高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稀缺,这无疑是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薄弱环节。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创造性地完善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通过改善人才的开发利用环境、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完善股权、期权激励等措施,面向国内外吸引人才,促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空间集聚,发挥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并且要切实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开发力度,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专门技能的培训水平,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设计、管理人才,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点科技工程,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建设服务业技术创新体系,应增加科技创新技术投入和创新源头建设,提高技术创新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Herbert G.Grubel,Michael A.Walker:Service Industry Growth:Cause and Effects [M].Vancouver:Fraser Institute,1989.
[2]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M].文汇出版社,2006.
[3]郑吉昌: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4]2009中国统计年鉴[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