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苏州大学:锤炼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6月初结束的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苏州大学共有7件作品成功进入“创青春”省赛决赛,不仅是全省入围作品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并且在全省102所高校的29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以总分410分的佳绩捧得“优胜杯”。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对苏州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实效的肯定。
近年来,苏州大学牢固确立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将“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培养模范公民”凝练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协同体制机制,致力于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育和成长。
设特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久前,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大三同学王展雄获得了今年“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将在暑期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参加为期五周的访学交流,研修有关企业财务与企业管理课程。“在敬文书院三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大二就能跟随导师开展课题研究,而且专业课之外的‘第二课堂’帮助我开拓了视野,也赢得了更多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王展雄说。
今年,王展雄同学所在的敬文书院,共有47名同学通过江苏高校学生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等各类资助,获得了前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15所国外知名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申请录取比例远高于其他学院。
作为苏大探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验田”,敬文书院参照国外“书院制”模式组建,将41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个小型社区进行集中管理,积极探索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苏州大学紧紧抓住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牛鼻子”。作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苏州大学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系统构建了学校综合试点改革方案,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改革系统。
作为全国14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苏大纳米科技学院大胆探索,制定了分类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应用型、学术研究型和联合培养型等不同培养方案,由学生自主选择培养方案和课程进行学习,并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目标的变化适当调整方案,对学分进行转换。唐文治书院则推进“卓越人文学者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打通文史哲的“第一课堂”博雅教育培养复合型、学术型的高端文科人才。此外,学校以通才教育为基础,以分类教学为引导,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全校的36个专业实现了12个大类招生,占到了专业总数的1/3以上。
重科研 名师领衔团队育人
近期,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10级本科生梁超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Tumor Metastasis Inhibition by Imaging-guided Photothermal Therapy with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已被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的《先进材料》杂志正式接收,不久将正式发表。
作为一名本科生,能在SCI一区的世界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其学术高度和难度可想而知。“我从大三年级就进入了学院的科研课题组,如果没有导师手把手的专业点拨和悉心指导,是不可能做到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梁超同学说,今年本科毕业的他已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名师出高徒,指导梁超同学开展科研并发表论文的正是苏州大学的特聘教授刘庄。2009年刘庄教授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结束后加盟苏大,回国后发表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目前论文总引用已超过1万次,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等。
2007年以来,苏大在优秀人才引进方面下大力气,累计投入7亿多元,共引进特聘教授139位,其中80%直接来自于海外,组建成立了纳米功能与软物质研究院、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等20余个创新团队。同时选聘出校内特聘教授,实施“东吴学者计划”,加强对已有师资的培养和管理。
苏大通过建立良好的机制让大师们学者们直接为本科生上课,参与到本科生的培养中去,将师资队伍和学科团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苏大新修订的一系列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对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在条例中予以进一步明确,同时对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在工作考核中的比例予以一定倾斜性支持。
此外,学校通过开放实验室、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等活动,学校不断加大对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计划,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全校营造起了浓浓的科研创新氛围。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两年来,参与项目的苏大学生就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4篇,获得专利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