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1945年9月,中华儿女用滚烫的鲜血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驱逐,结束了长达8年的血泪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点燃了奋起反抗的血性。在70年后的今天,抗战的硝烟早已消散,但追忆历史舞台上这一幕幕壮烈的诗篇,我们仍能深切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激情。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3支实践队的156名大学生纷纷走出象牙塔,或对话抗战老兵,体会英雄的风范;或穿越70年的时光找寻抗战的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90后”大学生与“90龄”抗战老兵心灵对话
“感谢这两个字实在太轻,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感受到7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惨烈。到底是怎样的信念和情怀,才能使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以救亡图存为己任,谱写了一首首壮烈的赞歌……”
“那时候的我们不怕死!就想着赶快打胜仗,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段对话发生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台儿庄因1938年春抗击侵华日军的“台儿庄大捷”而闻名。对话双方是“90后”大学生苏睿和“90龄”抗战老兵孙学臣。
孙学臣现年93岁,居住在马兰屯镇敬老院。就是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年轻时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一生参加过包括“台儿庄大捷”在内的数次战役。他的右手在抗美援朝中被子弹击中,因肌肉严重萎缩,现在整个右手小臂是皮包着嶙峋的骨头,四根手指也无法伸直。
但是,当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七月风”党员先锋队队长苏睿饱含热泪阅读这一段文字时,孙学臣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用力扬起他的右手。
苏睿阅读的那段文字,来自“七月风”党员先锋队学生党员和班级党支部专门写给抗战老兵的112封信。
“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英雄们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来自青年人的充分肯定和尊崇。”苏睿说,党员先锋队的党员为抗战老兵写信的目的,就是要让老英雄们知道,他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和影响着后人。
7月中上旬,“七月风”党员先锋队通过学院团委微信、学生在线等网络平台将“致抗战老兵一封信征集活动的通知”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党支部。随后,各学生党支部纷纷响应,先锋队出发前共收到来自党支部集体或学生党员个人的信件112封。
在马兰屯镇巫山村,队员们拜访了87岁的抗战老兵提启营。回忆起抗战胜利时的场景,提启营表现出无比的自豪,他从箱子里翻出一层层仔细包裹着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佩戴在胸前与队员合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抗战英雄应当永远被铭记,您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当学生党员苏睿阅读信中的这段文字时,提启营潸然泪下。
在泥沟镇东黄庄村,92岁的抗战老兵季常清几乎失去听觉,他17岁就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队员们仍然大声朗读充满激情的信件,表达对耄耋老人的崇敬之情。当学生们和他合影的时候,老人一个庄严的军礼再现其壮心不已的英雄气概,也使在场的青年学生肃然起敬。
对于苏睿这个团队而言,他们对历史的感恩是持续的,因为在2014年暑期,他们的团队也拜访了15位抗战老兵。
也是在这个暑期,经济管理学院“经纬天下”团队先后拜访了14位抗战老兵,以心灵对话的形式回顾历史、畅想未来。
“与每一位抗战老兵的交流都是一段烽火连天的沧桑岁月再现。”大学生张丽丽说,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历史,慰藉老兵的心灵,对青年学生壮志前行、走向未来更是意义非凡。
当黄岛区的于志明老人看到“红星梦之队”这群年轻大学生时,竟然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战争给了我们太多伤痛,现在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这种来之不易的生活必须好好珍惜啊!”
“与抗战老兵面对面交流,大家都有很大触动,但我想就8个大字――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学生党员范鹏阳说。
红色教育,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真心敬佩这些抗战老兵的勇气和精神,同时我也对抗战历史有了更为深入客观的了解。”8月13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郝萍向同伴感慨道。这一天,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到达辽宁省抚顺市,在参观完战犯管理所和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之后,王越这样告诉记者:“展厅里一张张重现历史的图片时刻提醒着我,勿忘国耻!”
据了解,大学生们在基层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抗战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传承抗战精神。更有一群大学生,在支教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红色知识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今年暑期,青翼支教队在沂蒙革命老区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队员们向孩子讲解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沂蒙革命老区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也充满了兴趣。通过学习红色知识、抗战历史,孩子们了解了家乡变迁和辉煌,加深了对党的认识。”队长刘卿宇说。
“老师,红旗上的五角星什么意思啊?”“红色旗面象征革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美术课上,支教队员耐心地回答着同学们的问题。他们用纸板专门制作了一面简易的五星红旗供学生参考绘画,“许多低年级的孩子们对于国旗的概念还很模糊,这就更加需要我们支教队员的正确引导和讲述。”
据统计,今年大部分支教队都对孩子们进行了红色课堂教育和抗日战争历史教育。石雨支教队的庞启华告诉记者:“这样的红色教学让支教多了一份独特的意义,我们更希望在以后的支教活动中也能多多进行这样有特色的教学,不断探索短期支教的新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暑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大学生们从课堂走向社会,以更为生动的形式接受红色教育、传播抗战知识。活泼的第二课堂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同时也对大学生传承爱国精神、树立忧患意识起到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