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生物学学科:探究生命科学 执著人类梦想
新闻网讯 有人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已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对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适逢其时,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学学科紧抓机遇,坚持立德树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懈探究生命科学奥妙,用生命之美激发学生的创造与热爱,为自然与生命、社会与人类奉献智慧。
生物技术融入生命观念素养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其独具生物学学科的特点也是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安全锁。生命科学学院将生命观念素养融入生物技术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助力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自然观。
“当科学打开基因研究之门,并克隆出羊、牛、猴,甚至人,人类对生物技术这柄双刃剑开始了反思。”在湖北省精品课程《普通遗传学》教学中,田志宏教授从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讲述了生物伦理与安全问题。新冠肺炎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遗传机理与防治、基因疫苗研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等等,都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田教授的一番讲解,让同学们一下子被专业力量所吸引,专业荣誉感与责任感悄然而生。
生命的奥妙如何呈现?杜何为教授讲授《分子克隆技术》时惟妙惟肖地描述着生命的奥秘,他勉励学生积极投身生命科学事业。
“双胞胎有70%以上的相似性,是因为DNA携带基本的遗传信息。”许本波教授从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实例,引入《基因工程》的授课。他说,《基因工程》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发展基因工程科学,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合成胰岛素、干扰素等基因工程药物。科学家们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理应成为我们专业的精神传承。
生物制药坚守健康使命担当
无论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如何发展,医药始终以生命与健康为使命。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在生物制药课程教与学、研究与应用、技术与开发中,始终坚持以健康使命为担当。
荣俊教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谨记科研初心,坚持奋斗在科研工作一线。其科研成果“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 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获2018年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至2016年底,他研发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系列疫苗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共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2017年,他研发的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单项销售额达到1.67亿元人民币,通过该产品应用挽回因相关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为我国养禽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荣俊教授潜心科研的追求,已成为师生的典范与楷模。
“目前,国内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国外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是国内细胞生物学大咖们爱业敬业、艰苦奋斗,正一步一步迎头赶上。”熊涛教授在《细胞生物学》的课堂上,通过讲述专家学者的奋斗事迹来激励学生勤奋刻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力争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改造世界。
叶十一博士在《分子病毒学》教学中践行“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有机融合的课程观。她以病毒的发现史为例,教导学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不盲从;她以病毒遗传变异和跨种传播机制的讲解,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科学规律,敬畏生命;她以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致病机理、检测方法等内容,鼓励学生在危难面前坚守岗位,攻克难关;她以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过程长,激励学生不畏困难,潜心科研。
生物工程追求人类梦想
为实现人类对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生命科学学院精心设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培育学生学思悟践献身科学的品格,引导学生树立在奉献中造福人类健康的远大理想。
“掌握正确的试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每位生物科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技能。”高梦祥教授在讲授《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时以著名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中国生物统计学的创始人汪厥明教授的生平为例,讲述生物统计学家们敢于挑战、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以此感染学生,鞭策学生静心学习、潜心钻研。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人类和自然相互关系的学科。己亥年尾,作为一种新的病原微生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爆发,余知和教授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研究员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将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义无反顾地注射自身体内进行临床测试的事迹引入课堂,用科学家严谨求真、现身科学的精神,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树立为祖国的微生物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孙文秀副教授在《细胞工程》教学中讲述了2008届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杭州木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重九成功创业的案例。她说,胡重九利用在学校学习到的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知识,将培育的产品推向市场,扶持农业企业,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与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案例学习,学生们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既能实现人生价值,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身边的榜样最催人奋进。李伟副教授常常给学生们讲荣俊教授甘坐10多年冷板凳成功研制鸡传染式法氏囊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分子生物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高端和遥远,只要有目标、肯努力也同样可以做出傲人的成绩,创造价值、造福人类。
李进博士主讲《生命科学进展――生物防治》。他结合湖北省遭遇外来物种水花生入侵导致洪湖、梁子湖、三峡库区等多处水域均不同程度受灾的案例,以此来警醒学生要敬畏自然。
刘应保博士主讲《生命科学进展――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他从生、老、病、死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鼓励学生坚持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双修,做到知行合一,经国济民。
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生命科学学院以生物科学发展为教学科研育人的生命线,不断创新生物学学科的课程思政改革,将生命观念、健康使命、奉献精神贯穿于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的教学与应用之中,成效显著。(生命科学学院供稿)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