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传播机械之美 锻造国之“重器”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时间:2020-04-03 09:23:36

新闻网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坚持教学与育人相结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作为工科学院的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在技术上优秀,还要传承工匠精神,兼具良好的品德修养。因此,学院在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传播机械之美,注重培育新时代机械工程师的匠心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专业课程传承匠心之美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2018届硕士毕业生向如对机械专业的深刻印象,也是机械工程学院一代代教师心口相传的“专业秘诀”。因为,机械专业课程蕴含着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机械工程需要坚守“匠心精神”,它是推动国家机械专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政治要求和时代需求。同时,教师也在课程中传播“匠心精神”,引领机械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专业前沿。

冯定教授是机械工程学科负责人,已有近四十年的教学育人经历。在讲授《机械工程前沿讲座》时,他针对机械工程涉及的智能制造、海洋与船舶工程等10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现状,为学生讲授机械工程学科先进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进展以及突破性创新技术,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他从学校油气装备的研究优势出发,展望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鼓励学生注重基础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应用,担当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使命。

马卫国教授承担本科生《钻井机械》、研究生《油气装备新进展》、博士生《矿场机械研究进展》等多门专业课的教学,他一直秉承“科教并举、立德育人”和“问题导向、创新求真”的育人理念。课堂上,他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摆在我国高校机械类专业面前的历史使命。他结合我国最新深井超深井石油钻机及自动化、智能化石油钻机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展示我国石油机械制造步入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局面。

《机电控制工程》课程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李安定博士将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基本方法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李美求教授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中,以中国古代传统的过程工业起步为切入点,向同学们展示了我国过程装备设计制造领域在极端化、绿色化与智能化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增强了同学们对我国过程装备工业发展的信心。在《海洋油气钻采设备概论》课堂上,孙巧雷博士以课后任务为导向、以工程问题为目标,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己所学是国家所需、社会所需、人生所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贾希慧老师始终牢记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时常引经据典,用心讲好《设计方法学》,勉励同学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吴修德副教授从毛泽东的诗词开讲《机械工程导论》,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勉励机械学子刻苦学习,将人文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李宁副教授分享自己在美国休斯敦大学访学中感受到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实践课程弘扬创新之美

创新是机械的灵魂。2019年,研究生魏俊获湖北省第五届“长江学子”创新奖。与他一样善于创新的还有许多机械学子,他们每年在湖北省“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机械创新大赛等众多赛事中满载而归。他们收获的还有指导老师对机械的坚守、热爱和不断创新的勇气。

机械制图大赛是目前国内高校工程图学界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作为团队指导老师之一的吕志鹏副教授对十年来学生的参赛“成果”赞叹不已。从尺规绘图、计算机建模,到实物创作,一件灵动的大赛作品就此“诞生”。热采井口双阀杆闸阀、八杆式长冲程抽油机、可移动A形梯等,这些历年来精美的大赛作品,是老师坚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品质的见证,是3000多名学生坚持创新的成果。创新传承,学子相继。机械学子邓佳伟获2013年全国制图大赛机械全能一等奖,李志伟和蒲昌满获2015年全国制图大赛机械全能一等奖,郑正鼎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效果,学院重视机械卓越班培养,全面落实和执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大四一年都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这样校企双导师配合教育让理论用于实践,实地的生产实践对学生也起到了濡染浸润的熏陶作用,让冰冷的机械有了美感、有了情怀、有了温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同时,学院支持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和创新实践,搭建了诸多赛事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造精神、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素养。

思政课程彰显品性之美

习近平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教育教学活动中,机械学院教师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院领导结合院史院情给学生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全体同学认真学习领会,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疫情期间,机械学院师生共同抗“疫”,唱响时代之美。管锋教授、杨雄教授、刘刚博士和李欢博士克服重重困难,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组成“抗疫中的教学命运共同体”,精心备课,生动教学,保证了《工程材料》网上教学效果,赢得了学生的点赞。

与此同时,机械学院教师主动下沉社区抗疫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和担当。王新宇老师2月9日开始到所居住的陶家巷社区报到参与防疫工作,值守、挨个电话询问健康状况、为小区居民发放捐赠物资成为他教学之余的“主课”。张云华、竺正海、侯作富、唐明、龚敏、眭满仓、刘旭辉、王?等学院领导、教师都主动请缨加入“防控大军”之中,他们用实际行动防控疫情,共克时艰。

老师们的行动在全院疫情防控主题班会中引起广泛反响,深深感染着每名机械学子。机械11701班长陈兴旺积极履行党员义务,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投身家乡疫情防控工作,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并作为“长大青年,共克时艰―向上向善助战疫”学生典型候选人由校团委上报市团委。杨顺时、孙焕、马建辉、梁宸铭、李雅欣、李彬等40多名同学也主动参与家乡疫情防控。这堂机械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不断传递关心关爱的思政教育理念,也让学生更有爱国情怀,更懂得人间大爱。

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机械工程学院秉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不仅着眼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实践,还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机械工程学院供稿)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