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论坛暨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举办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时间:2022-08-25 09:45:36

7月30日至31日,“第九届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论坛暨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合举办。会议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为主题,围绕学科建设、海外教育实习、本土师资培养、培养标准与评估、中文+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探讨。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海内外50多所高校的118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专题讨论,约1000多位师生在线观看会议。


开幕式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分别致辞;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澍出席会议。


刘仲奎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正值西北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本次研讨会是两校“百廿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刘仲奎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留学生招生与培养、汉语志愿者派出、跨境语言资源库及数字化课程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刘仲奎进一步指出,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期待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康震在讲话中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康震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既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丰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文化交流全球化多元化的重要举措。如何将国际中文教育和师资培养工作做优做强是一个需要业界同仁共同努力的课题。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将此次研讨会作为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寻找新思路和新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特邀天津师范大学钟英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冯丽萍、宋继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兰州大学李利芳教授及西北师范大学武和平教授先后作了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专业学位的建设与评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反思、线上教学的新理念与方法等前沿论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分享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考。

本次会议设有八个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50多所院校的师生就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教学资源研发与建设、信息时代的技术赋能与智慧教育、国际中文教师培养的本土化及特色化、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评估、“中文+”人才培养等热点议题,分享交流了百余篇研究报告。

7月31日中午研讨会闭幕,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学松教授致闭幕辞。王学松指出,本届研讨会是一场专家云集、规模空前、成果丰硕的会议,希望国际中文教育者可以始终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借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