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时间:2020-07-13 15:25:05

王世杰,男,1965年2月生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7月本科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械传动设计及控制技术。发表学术论文5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获批发明专利5项。主持完成国家、省、市以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2项,其中“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在我国首次投入生产试运行并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在节能降耗、海上平台作业、斜井水平井作业等方面特征显著,该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石油工业领域的空白

人物简介

1965年2月生于辽宁营口,199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沈阳市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理事长。1995年获得宝钢教育奖,1998年被确定为原机械部部属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9入选辽宁省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7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2003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省级精品课《机械原理》课程负责人,2007年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五批省级精品课《机械设计》课程负责人。

2参与学科

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机械原理》学科基础课周学时45届约300人

2.《机械设计》学科基础课周学时45届约30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科基础课周学时165届约150人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学科基础课周学时165届约150人

3科研及著作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1.王世杰.“机械原理与专业外语的整合及双语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课题来源: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

[2]王世杰,张禹,缪磊.科学研究在机械原理精品课教学中灵魂作用的探析.机械设计教学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p354-356.

王世杰,张禹,刘杰.机械原理精品课教学特色的几点思考.高教研究,2007(2):29-32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3]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方案的改革.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12月,第2名

承担的科学研究课题

[4]潜油螺杆泵采油成套设备机械传动系统研制.来源:阜新市石油工具厂.已经完成.经费:10万元.2004.2-2005.2.负责人

QYLGB-45/2000E型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研制.来源: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已经完成.资助额:30万元.2003.10-2005.10.负责人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设计与监控技术研究.来源: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已经完成.资助额:8万元.2003.10-2004.10.负责人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在线状态监控技术研究.来源: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已经完成.资助额:4万元.2002.10-2003.10.负责人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减速器、联轴体研制.来源:(山东莱芜)威马泵业有限公司.已经完成.经费:7万元.2004.2-2005.2负责人

潜油螺杆泵联轴器.来源:辽宁华孚石油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经费:5万元.2007.6-2008.6.负责人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数字化设计.来源:辽宁省教育厅.经费:17万元.2006.9-2008.9.负责人

双进单出大排量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来源:沈阳市科技局.经费:10万元.2007.10-2009.10.负责人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来源:辽宁省教育厅.经费:30万元.2006.9-2008.9.负责人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5]王世杰,夏延秋,张新敏.推力偏心齿轮联轴节润滑与密封.润滑与密封,2000(2):54-55

王世杰,张新敏,于百胜.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在线状态监测技术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1(1):44-46

Wang Shijie,Guang,H.Innovative Design of a Thrust-Eccentric Gear Coupling for Submerged-motor-driven PC Pumping system.ASME 2001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ept.9-12,2001,Pittsburgh,Pennsy lvania,U.S.A.DETC2001/DAC-21140(EI收录:AN2004(13):10487)

Wang Shijie,Guang,H.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 of Internal Gear Drive with Zero-tooth-difference.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Exposition,November 11-16,2001 NewY ork,U.S.A.(EI收录:AN 2003(47):6452)

王世杰,李治.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齿廓啮合过程理论分析.机械传动.2002,26(1):19-21

王世杰,周健,张剑.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机构连续传动条件分析.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ICFDM’2002)10-12 July 2002.Volume 2,417-421

王世杰,刘玉春,张剑.NWG型潜油行星减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机械传动.2003,27(1):26-29

Wang Shijie,Sunshuhui,Zhang Bingyi,Guang Hong.Study of multi-port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rogressing cavity pumping operation.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June21-23,2004,Xi’an,China.

王世杰,李福宝,孙书会等.潜油螺杆泵采油作业在线监控技术研究.中国机械工程.

王世杰,吕建华.Reliability optimum design of NWG-typeoil-submerged planetary gear reducer.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s.297-300(November 2005):1895-1900(SCI收录:AN14546012)

王世杰,吕彬彬,李勤.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分析.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王世杰,崔艳华.ESPCP系统推力偏心齿轮联轴节优化设计.工程设计学报.

王世杰,魏玉兰,杨帆.A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modification coefficient of involute internal gear pair in zero-tooth-difference mechanism.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2006,9.26-9.30p348-352

王世杰,夏延秋,任霞.ESPCP系统推力球在原油态下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润滑与密封.

Wang Shijie,Kang Jian,Lv Jianhua.Damage analysis and limit tending design of thrust bearing in esCPC system.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345-346(2007)

Wang Shijie, Kang Jian, Xia Xinxin. Research of rotor speed regulating technology of ESPCP system based on AN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June 6-8,2007, Beidaihe, China. pp. 826-829

学术著作

[6]王世杰,李勤编著.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及系统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11

高航,张耀满,王世杰编著.基于UG的CAD/CAM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张幼军,王世杰编著.基于UG的CAD/CAM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个人荣誉

[7]重型机械产品CAD/CAPP/CAM/CAE系统在中速磨煤机中的应用.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12月,第6名(校内第1名)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专用连轴装置研制.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11月,第1名

潜油螺杆泵驱动装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三等奖.2007年2月,第2名(校内第1名)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及其系统设计.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6月,第1名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设计与监控技术研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7年12月,第1名

QYLGB-45/2000E型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研制.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12月,第1名

7、其系列研究成果于2004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三等奖。

2008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此外,CAD/CAPP/CAM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还于1995年获原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机械原理》课程2003年被评选为辽宁省首批精品课程,主持的《机械设计》课程2007年被评选为辽宁省第五批精品课程

2008年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奖,同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另外,先后于1995年获得宝钢教育奖

1998年被评为原机械部部属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999年入选首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09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获得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辽宁特聘教授、沈阳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