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个人简介
陕西省耀县人,奥地利Innsbruck大学工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9年初至92年初在奥地利茵斯布鲁克(Innsbruck)大学攻读博士,师从国际岩土工程数值方法学会执行主席G.Swoboda教授。留学期间曾协助导师先后完成了华盛顿地铁福特图特站的设计计算与监测反演分析、伦敦地铁的Jubilee支线设计等四项较大的工程问题研究,9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母校西安理工大学任教,9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95年为博导、机械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担任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1]
发表论文220余篇,专著及合著六部,先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子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科院院长基金项目等十多项及大、中型水电工程中有关岩基、边坡稳定性、围岩稳定性等生产研究项目八十多项。[1]
折叠编辑本段任职情况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为博导;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998年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科带头人,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组长。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2年至今连任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2007年当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1]
折叠编辑本段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岩体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与裂隙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寒区冻土力学与工程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履历
1984.11~1989.3 陕西机械学院助教、讲师
1992.2 ~1993.4 陕西机械学院讲师
1993.4 ~至今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1995.12~至今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1]
折叠编辑本段获奖荣誉
获全国性的奖励2项:
1、李宁,"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与示范工程建设",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李宁,获2002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基础工程青年奖。
获省部级奖:
1、李宁,张平,陈文玲,陈蕴生等,"节理裂隙岩体介质动力学性质研究",2006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李宁,张西前,刘斌,陈蕴生等,"地下洞室变形监测安全评价新技术",2004年获教育部二等奖;
3、李宁,张西前,刘斌,陈蕴生等,"隧道(洞)安全监测与仿真反演分析新技术",2004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李宁,张西前,刘斌,陈蕴生等,"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导流洞施工期仿真反演分析新技术",2006年获西安市科技技术一等奖。
5、李宁,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6、李宁,2006年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7、李宁(主要贡献人),"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利枢纽工程",2009年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8、刘明寿,郑洪,李宁,姚显春等,"铜湾水电站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处治关键技术研究",2009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折叠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节理岩体高边坡动力稳定分析。1994.1~1995.12,6.5万,已完成。
2、国家"八・五"攻关:李家峡高边坡施工合理顺序及综合加固方法。1992.10~1994.12,5.0万,已完成,并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
3、 国家"八・五"攻关:边坡安全监测的仿真反演分析。1993.1~1994.12,10.0万,已完成。
4、 国家专业实验室(成都)开放基金:工程地质问题数值仿真分析及应用。1994.1~1995.12,8.0万,已完成。
5、 机械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节理岩体的动力损伤特性研究。1997.1~1999.12,10.0万,已完成。
6、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开放基金:寒区节理岩体的波传播特性研究。1997.7~1999.12,9.0万,已完成。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降雨对古滑体复活的力学作用机理研究。1998.1~2000.12,12.0万,已完成。
8、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裂隙岩土介质的波传播特性研究。1998.1~2001.1,18.0万,已完成。
9、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基金:冻土的结构性数力模型、理论框架与应用研究。1998.1~2001.12,90.0万,已完成。
10、石化总公司"十・五"攻关课题:石油井复合射孔数值仿真模型与预测分析研究。1999.12~2002.12,45.0万,已完成。
11、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西部寒区路基冻胀融沉机理与优化设计理论研究。2000.7~2002.7,20.0 万,已完成。
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题: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2002.7~2005.7,75.0 万,已完成。
1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非贯通裂隙岩体动强度动变形智能方法研究,2004~2006,15万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裂隙岩体细观损伤力学性质研究。2005~2007,25万。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裂隙岩体水-热-力耦合环境下力学特性研究,2009~2011,36.0万。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冻土与寒区工程,2009-2012,80.0万,学术带头人之一。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温环境下水工引水隧洞围岩与支护衬砌结构受力特点研究,2012-2015,60万[1]
折叠编辑本段主讲课程
主讲博士生、硕士生《岩体动力学》、《岩土损伤力学》、《岩土计算力学》、《断裂与损伤力学》课程。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Structure Dynamics-Recent Advance》、《Wave Propagation Problems in the Jointed Rock Mass》、《桩基础设计指南》、《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岩土工程化学》5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