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时间:2022-09-01 09:38:05

8月20-21日,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心揭牌暨2022年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举办。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农业部原副部长陈晓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山西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郭迎光;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王春燕;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袁龙江;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毛世平;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黄季焜;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温亚利;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等校外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主持开幕式。


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张东刚强调,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肩负着重要使命,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

张东刚表示,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之初就成立了农业经济教研室,始终致力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脱贫攻坚战和“三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论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正确方向,聚焦立德树人,聚焦体系构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新路。

据悉,综合考虑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置线下主会场,同时设置了线上会场,来自国内外10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农经学界专家学者参加,8000多人次线上线下参会,共同为“三农”发展改革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对策建议。

2022年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中国农村发展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承办。

本次年会共收到投稿论文463篇;设立开幕式、闭幕式、特邀报告、6场大会报告,遴选专场24个,征文会场39个,共有239篇论文作者进行报告。会议论文投稿与入选数量、参与人数等均创下历史新高。大会最终评选出10篇年会优秀论文、5位论坛年度学者。年会紧跟学术热点,主题既涵盖传统的农经议题,也包括 “农食系统转型”“数字农业”“碳中和”和“机器学习”等新兴领域热门议题。本次年会还首次特设了首届全国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学术论坛及乡村振兴案例大赛,鼓励和培养更多本科生、研究生深入参与、勇攀学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