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方向 深化改革 提升质量 建设新型智库 2014年全校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时间:2015-02-02 13:42:04

1月21日,2014年全校科研工作会在逸夫会堂召开。会议指出,2014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学校将全面探索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研质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促进科研工作全面发展。




靳诺书记、陈雨露校长讲话。常务副校长王利明通报2014年科研工作整体情况和2015年工作规划。查显友副校长宣读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与会校领导为获奖者颁奖。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规划处处长徐青森介绍相关情况,学校相关部处和研究基地、研究机构负责人通报有关情况。


靳诺书记充分肯定了2014年学校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教师表示感谢,并对获奖教师表示祝贺。她指出,科研水平代表着学校的综合实力与良好形象,希望全校上下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增强科研服务职能。




靳诺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内在逻辑,围绕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学术创新与把握学术方向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因此要重点把握智库建设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使重点科研基地和新型智库“能发声、发好声”“能出主意、出好主意”;二是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应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分层机制,在做好应用研究的同时抓住基础研究这一根本;三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要从改革评价体系入手,重视和鼓励提升科研质量,将科研工作既做大又做强;四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要通过提高教学科研的组织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服务于学校整体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


陈雨露校长提出,党和国家赋予人民大学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崛起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老一辈学者用毕生心血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奠定了基础,中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地筑牢、筑高。




陈雨露校长指出,2015年,学校科研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全面提升质量,这是衡量科研体制改革是否步入正轨的评价标准,也是科研资源是否实现最佳配置的价值所在。他提出了需要重点加强的几项工作,一是理工科建设应本着“高起点”、“入主流”的原则,做好服务,为产生更多的“学术灵魂人物”创造条件;二是智库建设应背靠深厚的学术积淀及学科优势,依靠政治自觉与使命感,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承担起新型智库咨政决策、配合国家大政方针引导民众的责任,建立学术与问题良性互动机制,使智库建设带动学科建设,促进理论创新,将青年学者推到为国家做贡献的第一线;三是博士生质量是体现科研水平的核心组成部分,2015年学校将进行博士生培养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博士生质量;四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为全面提高科研生产力奠定基础。


王利明常务副校长总结了2014年学校科研工作,并对2015年工作做出部署。他指出,2014年,学校科研立项与经费总额持续增加、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咨政成效显著、智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期刊质量继续提升、科研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科研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4”、“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APEC主题论坛”、“G20官方分论坛”等重大活动取得了圆满成果。2015年,学校科研工作将根据“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精神,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全面强化科研服务,利用体制创新,做好科研管理服务;加强研究机构管理,进一步落实智库建设计划;实施人才、团队、成果全方位科研奖励制度,激励科研创新。


教育部徐青森处长解读了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深入阐述了深化重点研究基地改革、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各项要点。


科研处处长刘元春通报了学校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思路。科研处副处长牟锋通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及新一年学校智库建设思路。


理工科建设处处长杜小勇通报了2014年理工科科研情况及2015年科研工作思路。


人口研究基地、民商法基地、财政金融基地负责人介绍了基地成果及未来发展建议。重阳金融研究院负责人汇报了两年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的成绩及未来规划。


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负责人,各期刊主编,相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及重点研究机构科研秘书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