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当做原创精神的发源地和守护者
最近,国内某知名高校为庆祝建校110 周年,推出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这本该是学校回顾光辉历程,收获各方赞誉的时刻,却因发布的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东京大学宣传片,引起社会一片哗然。此次抄袭事件不仅损害了该高校的社会声誉,也再一次让高校“作假”现象走入公众视野。
近些年来,大学里被频频曝出一些老师为出“成果”而不惜剽窃和造假,其中不乏有院士和教授,而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作品抄袭等新闻似乎已见怪不怪,甚至有人打着“参考”、“借鉴”的幌子,麻痹了高校原本需要的创新精神,这实质上是尊重原创、尊重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甚至是法制意识欠缺的表现。
这一现象与个别师生的个人素质、认知水平和学校的监管力度都有关联,其背后隐藏的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抄袭、复制之风,即“拿来文化”的病症。如今,复制、移植、走捷径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它们掀起的这股风潮所营造的“拿来文化”氛围,影响着今天的“象牙塔”和中国年轻的一代。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会逐渐失去对原创的尊崇和追求,而高校所承担的知识指引、创新驱动及提供人才储备的功能也终将搁浅。
诚然,我们在不断推崇和倡导原创精神、创新精神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漠视优秀和经典的价值。我们要向历史、向经典致敬,参考、模仿、借鉴只是在创新过程中应具有的一种思维和思路,绝不是实操层面的近亲繁殖、嫁接拼贴。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发布的微电影《星空日记》可以说是高校宣传片的突破之作、创意之作,获得了较好的口碑。这部片子打破了以往主旋律式的宣传片模式,采用了微电影这种时下流行的影像表现形式,以北大学生实现“摘星梦”的故事,表达了北大是让青年学子追逐梦想的地方,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北大精神,是高校宣传片创新突破的典范。
“宣传片抄袭事件”引发的热议是对中国大学创新精神的忧虑与反思,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聚焦创新问题的机会,也让我们更深层次的反思近年来无底线“借鉴”现象。原创能力是没有捷径的,侵占他人的创意成果,是对他人的伤害,就算是购买了“版权“的合法行为,若没有节制,也是对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抹杀,此次事件,是对整个大学、整个社会,进行深入的尊重原创、保护原创的教育。
大学应当是原创精神的发源地和守护者,迫切需要对原创内容、创新成果的保护。原创或创新本身需要知识的储备,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广泛快速的同时,也随之为复制或抄袭提供了便利。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院校,应当尊崇原创,校方自身的行为则应首当其冲、以身作则,除加大监管力度,营造知识创新环境外,更要创新教育方法,改变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大学老师亦应有一个严谨治学的态度,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大学的创新发展是和特色发展相联系的,我们的高校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通过简单的复制,简单的模仿,简单的赶超,是不可能实现的。创新应该在自己传统的基础上,认清优势,彰显特色,这才是原创,这才是创新。这个多元丰富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原创土壤,呼吁大学,尊重原创,为原创文化提供更开放的空间,让原创成为大学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