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科技援藏:会诊樟木滑坡
6月21日,中科院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一行远道而来,专门拜会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副院长丁仲礼等人。
就在前几天,中科院一批科学家刚刚完成了一个勘查评估项目。他们用8个多月的时间集中攻关,改变了一个西藏小镇的命运。
挂在山上的小镇
樟木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是茶马古道一条重要的分支延长线。除了有着温和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这里还是西藏唯一一个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从樟木口岸附近的友谊桥过境,向南行驶90公里,就能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樟木口岸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繁荣。3万多居民在此安居乐业,发展态势良好。
尽管如此,樟木口岸却是陈全国的一块心病。“这里位于地震断裂带上,城镇建在山坡上,滑坡风险很大。这里的地质灾害隐患关系着几万名老百姓的性命安危。”
2012年6月,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视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时提出,西藏地质灾害现在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该如何应对尚不清楚,其中最典型、最头疼的就是樟木口岸的灾害。
得知此事后,白春礼第一时间赴樟木进行现场考察。“整个小镇就像是挂在山上一样。”他形容说。
随后,白春礼当机立断,部署了“西藏樟木口岸滑坡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项目,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及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近十家院内外单位,对这个边陲小镇展开了全面“会诊”。
解剖樟木滑坡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韦方强接手的这项工作,无疑是个棘手的任务。长期从事山地灾害研究的他很清楚,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地体中部的樟木,绝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地方。
有数据显示,1833~2012年间,这里大于4.7级的地震多达60次,其中对樟木影响达到VI度以上烈度地震共有5次。同时,受高喜马拉雅南缘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这里多年平均降水量高达2820毫米,剥蚀作用极为强烈,沟谷纵横、山坡陡峭,都成为滑坡发育的诱因。
科研人员对目前规模最大、人口分布最密集、活动性最强、危害最大的樟木镇滑坡及影响其活动的周围灾害进行勘查后发现,樟木滑坡结构和活动复杂,存在着多层结构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在古岩质滑体上发育了两个堆积层古滑坡,在两个堆积层古滑坡上又发育了多个现代滑坡。
“浅层现代滑坡欠稳定,是形成樟木镇滑坡灾害的主要原因。”韦方强说,“但是这里的深层岩质古滑坡稳定,中层堆积层古滑坡也较为稳定。因此,我们认为樟木滑坡是可防可治的。”
6月19日,白春礼给白玛赤林写了一封信,建议对樟木滑坡采取“主体灾体重点整治,周边灾体辅助治理;市政建筑加强加固,贸易新区分流减压;治理工程专业监测,城镇建设科学管控”的综合治理手段,并进行分期分区分级治理。
“项目组设计的这套综合防治方案在方法上有突破,在技术上有创新。”他写道,“既可以防治滑坡灾害,又能解决樟木地质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促进樟木口岸全面发展。”
“命题作文”更须凝练重点
中科院专家给出的治理方案,让陈全国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白春礼建议组织国内更多地质勘查力量,进一步扩大勘查范围,确保口岸安全。“中科院会继续做好技术支撑,并将联合西藏自治区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樟木口岸地质灾害的相关情况,争取各项支持,及早启动综合治理工程,使勘查和设计成果能早日推进樟木口岸的建设与发展。”
白春礼给出的承诺并非虚言。自2003年中科院与西藏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中科院就确定了“知识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的方针,双方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2年8月,白春礼根据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最为关注的问题,确立了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建设任务。除樟木地质灾害防治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牧民增收也成为中科院与西藏合作的“命题作文”。
“中科院正在院内科研单位中实施‘一三五’规划,在院地合作中也要推进‘一三五’规划。”白春礼说,“希望院地合作能更加凝练重点,也就是要着重关注地方特别需要解决的、卡脖子的问题,集中国立科研机构的优势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