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怀进鹏院士在音乐剧《罗阳》首演活动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时间:2013-11-26 11:56:45


尊敬的苗圩部长、申维辰书记、郝平副部长、傅振邦书记、姜志刚部长、林左鸣董事长、姜沛民书记,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一年前的今天,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首飞成功,为我国航母事业与国防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举国上下为之振奋,而担任现场总指挥的罗阳同志却因劳累过度,因公殉职于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天地间”,让人惋惜、令人痛心。罗阳英年早逝和他献身航空事业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在全国掀起了向罗阳同志学习的高潮。罗阳是航空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近15万海内外北航人的骄傲!我们为拥有并培养出这样一位杰出校友而自豪!

作为科技工业界的民族英雄,中国科协将罗阳列为“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宣传对象之一,弘扬这种把自身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荣耀、在创造一流科技业绩中书写人生辉煌的崇高精神,号召勉励广大青年和科技工作者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来。北航作为罗阳同志的母校,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组织策划,怀着崇敬和缅怀之情,精心创作排演了大型舞台音乐剧《罗阳》。该剧围绕罗阳同志“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模范的党员领导干部”、“优秀的企业家”三个方面的特质,选取了罗阳生前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典型事例,真实、生动地刻画罗阳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形象,彰显他忠诚于党、献身国防的优秀品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

罗阳在北航这块土地上学习生活了近七年,他从北航校园开始树立航空报国的梦想,在航空工业艰难发展时期仍然始终坚守着梦想,在推动中国航空工业跨越发展中实现了梦想。罗阳精神正是北航精神最具体生动的诠释。一年来,我们持续宣传学习罗阳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更深化了对北航精神的理解与感悟,这就是“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笃行坚卓”的北航精神。它是一代代北航人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把握时代变革,不断追求卓越,在艰难中创造发展、在发展中升华沉淀,所形成的北航人共同拥有并持久稳定的价值观。

缺少深刻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大学,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基于同一种文化的熏陶和同一种精神的感召,演出一定是本真性的,感染也一定具有穿透性。今天奉献给观众的音乐剧《罗阳》,包含了北航人对罗阳的全部情感,“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本剧的演出人员均是北航的在校师生。今晚,罗阳的大学同学、北京市委组织部姜志刚部长也专程来到现场,追忆同窗好友、缅怀民族英雄。我特别想指出,创作排演的过程,对每一位参与的老师和同学都是震撼心灵的教育。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到,众多的北航校友、众多的航空航天人、众多的国防科技工作者,他们从事的工作和研究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他们个人却默默无闻,不被外界所熟知。罗阳就是其中的一员,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将传承发扬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科技工业界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始终铭记北航人、航空人的历史重任,为我国实现航空强国梦想,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历史性的贡献!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为了追求音乐剧《罗阳》的艺术水准,我们特邀了国内一流的音乐剧主创团队,由中国音乐学院的陈蔚教授担任总导演,她是近年国内最活跃的著名歌剧、音乐剧导演之一,艺术总监由我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孟卫东老师担任。全剧以航空报国精神为主线,以罗阳的大学时代为切入点,运用声乐、戏剧、器乐、多媒体等多种舞台创作形式和现代的舞台科技手段,以高校艺术教育的崭新面貌,深刻展现航空报国英模的理想与信念;在情感表达上,运用符合青年人审美的艺术手段,使整台音乐剧充满较强的当代意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清新的校园气息,力求通过舞台空间触及罗阳的心灵轨迹,生动诠释共和国脊梁的境界和情怀。相信专业的创作团队与北航师生的真情投入,将会打造出一台校园艺术与爱国奉献、科技创新相融合的精品之作。

最后,我代表胡凌云书记和全校师生,向共同组织策划这部音乐剧的中航工业集团表示最真诚地感激,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我们的上级部门、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工信部、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的长期关注与指导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倾情创作排演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并再次向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民族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