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克做客人民网谈创新创业在南开的实践
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大学的管理者如何去看待创新创业,他们去如何做好创新创业工作?我们人民网为此特别策划了“大学书记校长谈创新创业”系列访谈。今天上午10点,我们非常荣幸地为大家邀请到了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做客人民网,为大家谈一谈创新创业在南开的实践,欢迎大家关注。
[主持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您是如何理解创新创业二者关系的?可不可以说创新更具普遍性,每个人尤其是大学生都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业则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
[龚克]:创业和创新都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我们现在讲的创新是超出熊彼特定义的创新的广义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既然对创新做广义的理解,就不应将“创业”狭义地理解为“创立企业”,而应理解为“面向社会需求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就很宽了。我们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所理解的创业,并不只是开公司,而是以创新引领创业,是要推动面向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包含通过创业活动让学生体悟社会需求和社会责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主动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中合作共事等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我想,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将它作为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就是着眼于创业实践的综合性载体作用。
[主持人]:您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龚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正在探索之中。由于我们理解的创业不仅仅是“创办企业”,而更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我们要做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我们过去所做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要“面向全体学生”。过去,只有很少数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和相应的教育训练,这些工作主要是“课外活动”,一方面与学校以课堂为主的教学工作关联不大,另一方面却与学校开展的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工作关联很大。可以肯定的讲,没有过去多年来不断强化的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就不会有现在南开大学创业活动的如此生动的局面。下一步,就是要解决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重点是要与课程设置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我们想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尝试:首先在组织领导上,由学工部门为主转变为由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共同主导,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培养合力,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从“课外”进入“课内”,这是我们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方案改造成课内外结合的全面培养方案的工作内容之一;
[龚克]:进而在课程设置上,适当扩大已有创业指导类课程容量并增设有关课程,但更主要的是通过适当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特别是专业教学。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不是要将创业活动“课程化”,而是要在培养过程中增强实践环节,并在实践中更多地融入创新创业意识,重点和难点都是“融入”而不是“专设”。
[龚克]:再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培养好教师。过去我们有个成功的经验是引入社会导师包括校友中创业成功者来指导学生创业,我们甚至将有创业经验的在校学生也引入创业导师的队伍,但是要做到如上所说的“融入”全部教学过程,就需要是广大教师有更强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更多的教师有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知识,这将是我们今后在教师发展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还没有好的经验。我们的商学院教师已经介入创新创业的教学活动和对于创业案例的跟踪,希望他们不仅能够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专业指导作用,也能在对广大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0:16][主持人]:您曾说过要在创新创业中践行“允公允能”,那么能否介绍一下南开在创新创业的一些做法?给创业的学生在政策上有哪些支持?
[龚克]:我们学校“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实际上就是对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南开表达,我们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公能精神培养的载体,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不是创办几个企业获取利润,而是要通过学生参与和了解创业活动来培养具有公能精神的一代新人。今年初,我们搞过一次创业班的小结,从同学们的感受中,我看到他们的公能精神确实在创业实践中得到了培养。比如,有个创业团队在帮助城市中小学生找到合适辅导老师的同时,不仅帮助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而且促进城市青少年与贫困乡村青少年的交流,短短半年就有3000多名贫困学生在他们的创业活动中受益。创业学生说“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价值不仅仅是做个小买卖养活自己,更应该在创业中服务社会”。还有一个团队将植物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设计出效率更高的反应器以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在这过程中,他们不仅应用了所学的知识,还主动学习了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创业中,所有的团队都会遇到财务、场地、人员、渠道、管理等细小琐碎的实际问题,都需要建立内部和外部的合作,在实践中他们觉得“创业过程是充实的”,要“主动去学习任何与之相关的知识,主动去学习财会,主动去学习管理,主动去学习软件等”。这位同学一口气讲了好几个“主动”!这不就是在主动学习、学用结合吗?这不就是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吗?
[龚克]:说老实话,我们学校并没有为学生创业投多少钱,我们主要是作了这么几件事:一是明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二是大力加强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三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此我们组成了校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导师团队;四是开辟了一块创客空间并引进了社会和政府的力量来指导和支持。应该说我们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即开放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认为创业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活动,决不能囿于校园和课堂。
[主持人]:南开学生郭鑫的创业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象他这样的学生多吗?学校如何加强创业文化建设?
[龚克]:郭鑫的成功是不能简单复制的,但是郭鑫的成功使得更多的同学去除了对于创业的神秘感甚至畏惧感。像郭鑫那样,尝试着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去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创业去服务社会发展的同学正在多起来。创业文化建设,它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主要的还是要全面实施允公允能的素质教育,在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科学与人文素养、学习实践与交流合作能力、身心健康与行事风格等方面为学生将来能够面向社会需求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打好基础。
[主持人]:据您观察,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具备了哪些重要素质?
[龚克]:这个很难说,至少是很难说全。从南开近几年涌现出的成功创业团队来看,他们都有责任感、肯学敢做、能与人合作和整合资源、有较好的市场眼光。但我想,如果我们讲的成功不是一次的、短期的、偶然的成功而是长远的成功的话,那么创业者应该具备比较全面的优秀素质,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学习实践和交流合作能力、吃苦耐劳和承担风险的勇气。
[主持人]:创业成功率并不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且大学生对失败的承受力并不强,对这些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有没有什么保障?
[龚克]:风险是创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创业教育也应包含风险意识的教育。学校应该通过一些教育和指导,使学生尽可能避免犯错误特别是那些明明可以避免的错误,但学校不必也不可能保障学生创业没有风险没有失败,更不能代替学生去承受失败的风险,但是应该帮助学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认为,政府方面也一样。给予必要的适当帮助是一回事,但用去“保障”风险则是另一回事了,不应用公共资源去做这样的事。另外,据我观察,大学生创业者并不认为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们会考虑到成本、资源等问题,会考虑投入与产出,会尽量预见可能的风险。在我们学校的创业教育中,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就是在校学生尝试创业,并不是以成功、赚钱为目的,参与创业、获得经验、自我成长都是创业过程带来的收获。
[主持人]:创业无疑会涉及到商业因素,大学生创业会不会让校园变得更加功利和浮躁?
[龚克]:现在全国范围正在兴起创业热潮,最近有学生来信对学校发展创业园提出质疑,提醒学校不要盲目跟风,担心让“赚钱”的追求污染了学术的氛围。我觉得,这种担心和提醒是很有必要的。“赚钱”并不就是坏事,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要义不是让学生去学“赚钱”之术,而是学经世济民之道。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作为人类社会转型发展的必要活动,必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影响社会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大学不该躲避也躲不开。大学要理性地进行创业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业与创业的关系。首先,学业要优先。因为它是为学生长远发展(包括创业)打基础的,基础必须优先,应该毫不含糊地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方针,不是搞急就章式地创业培训;其次,创业要融入学业,以推动学业教育改革。以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学术前沿问题,建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切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再次,创新创业教育要反促学业。古人讲“学然后知不足”,其实“做”然后更能知不足,更应有学习的动力和自觉。创业固然不是课堂上就能教出来的,但创业也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它还需要对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经验的了解,创业非但不是不要学习,反而更需要学习。
[龚克]:近年来,在构建南开特色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我校通过强化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开设创业课程及竞赛、建立线下线上创业平台、拓展创业实践基地、引入社会资源与争取政府支持、改进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等措施,探索实施与学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训练、融合不同学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我们始终秉持一个原则,就是以育人为本,守正求实地创新创业,摈弃浮躁虚伪。
[主持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否有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
[龚克]:我们学校很强调面向社会,主要是强调要面向社会的实际需求、引入社会的教育和创业资源,我们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还是在校学生,但也不限于在校生。比如,我们组织的创业训练营,就是面向校内外招收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其中还有遭受失败了的创业者,最后选出的好项目中就包含我校学生、校友和其他学校学生合作的项目以及完全是其他学校同学的项目。总之,我们是以本校学生为主、面向社会、开放式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主持人]:您对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还有哪些建议?
[龚克]:我希望,大学生创业要自觉不要盲目。“自觉”,就是对社会需求和责任的自觉,就是对于所需资源和风险的自觉,就是团队合作和自我认知的自觉,就是主动学习实践和不断调适改进的自觉,就是让“一时一事”服从于“一生一世”的自觉。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有政府号召和资助,就不管不顾地“试一试”,千万不要看到风头来了,就心浮气躁地“闯一闯”,这很可能会无端地耗费社会资源和个人的时间精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龚校长与我们分享他对于创新创业的观点,让我们受益匪浅。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