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党委书记张炜做客人民网: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建设一流理工大学
[主持人]: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那么,我们大学的管理者如何看待创新创业?他们如何做好创新创业工作?人民网特别策划了“大学书记校长谈创新创业”系列访谈。7月31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先生作为系列访谈首位嘉宾做客人民网,以“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建设一流理工大学”为题进行交流,敬请关注!
[主持人]:北京理工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过程中,您觉得创新创业处于什么地位?
[张炜]: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所在。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和标志之一,就是培养一流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是一流人才在满足素质、知识和能力综合要求的有效教育过程和得力教育手段,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和非常关键的地位。另外,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力、富有创业朝气的群体,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学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
[主持人]:党代会对创新创业有没有相关的阐释?如何看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张炜]:我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知能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建立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以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为导向,探索科教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条件,扩大与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毕业设计、实践创新等的国际教育合作。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强统筹集成,打造综合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人员管理机制,建成若干规模性、现代化、开放共享式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平台。
[张炜]:创新与创业,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又反过来深化创新。可以说,创新驱动创业,创业拉动创新。将技术创新与自主创业结合在一起,有助于以新的方法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并使之迅速应用于实际,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但同时也要看到,创新又不等同于创业。对于北京理工大学来说,我校学生就业率一直很高,创业的学生大多都是基于创新的创业。因此,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就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张炜]:另外,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在我校软件楼的西南侧有一个锅炉房,软件学院曾在它的三层加盖了一个临时小机房,这就是软件学院科技创新基地,这里涌现出了10名杰出的2010届毕业生党员。在大学期间,他们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全部保送了研究生,共获得137项科技创新奖项,以及200多项荣誉和奖学金;他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积极参加科技服务国庆六十周年阅兵、晚会等科研项目,并作出了贡献;他们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夺得了国际计算机博弈锦标赛金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信息安全大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全美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重量级奖项。
[张炜]:2008年暑假,为了备战国际计算机博弈锦标赛,他们几乎每天都是晚上12点一起离开锅炉房,回到宿舍累得倒头便睡。第二天凌晨3点,再一起起床去锅炉房干活。为了能够使运算速度提高几秒钟,他们不惜再增加几千行的代码。几个月下来,系统的运算速度提高了100多倍。就这样,连续奋战了多天,终于按原定计划完成了任务。
[张炜]:2009年,科技创新基地更换了新的实验室,但“锅炉房”的拼搏精神并没有变。他们依旧在科技创新舞台上拼搏驰骋!2009年暑期集训的时候,一名学生的父亲给学院辅导员、基地负责人陈杰浩老师打来电话说:“陈老师,我听说了你们的锅炉房精神,我支持学校的做法,小孩子不吃苦哪能取得好成绩!”
[张炜]:北京理工大学是我党在延安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锅炉房精神”传承了“延安精神”,又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在软件学院,每一级学生都以自己能成为科技创新基地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耳濡目染学长们的吃苦耐劳、勇攀高峰,时刻牢记学长们的谆谆教导、无私奉献。
[主持人]:除在高校任职外,您还曾先后担任过教育厅副厅长、科技厅厅长等职,熟悉政策制定、政府决策过程。那么,从政府政策的制定角度来说,如何给高校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张炜]:建议加强统筹协调,通过有关政策的调整与制定,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同时,应加强已有政策和平台的有效集成。比如,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对孵化大学生创业人数多、创业项目科技含量高、孵化成功率高的,根据人数、面积、服务成本等加大补贴或奖励力度。我校位于中关村的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做过很多工作,在一些场合做过宣传。7月26日上午,我带队考察了我校地处云南的“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和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共同出资组建,是一个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为使命,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公益服务性机构。通过整合北京、云南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体系化的孵化服务平台。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孵化出站企业200多个,目前在孵企业100多家,其中包括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目前,该公司正在与云南省和昆明市相关部门协商,探讨如何更好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服务于贡献于大学生创新创业。
[张炜]: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方面,政府可投入一定资金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低费率担保;设立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支持在校和毕业五年以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项目投资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科技型、成长型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本投入和后补助。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可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开通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集中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平台。
[主持人]:今年五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您觉得从高校内部来说,目前存在哪些制约创新创业的因素?需要如何改?
[张炜]:从我校来看,制约创新创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部分师生对大学生创业还心存疑虑;二是学校内部机制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以有效统筹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等方面;三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与创业实践有所脱节;四是对本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还不够强。
[主持人]:贵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综合改革 争创一流”的大讨论,影响很大,您觉得如何把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正在开展的高校综合改革结合起来?
[张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人才培养部分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学校综合改革的一部分。我校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综合改革方案中,把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张炜]:通过“综合改革,争创一流”的大讨论,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审慎的定位,明确提出:要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学校要以构建多目标、多样化成长路线为依托,课内课外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共用,通过过程考核、实践实训、试卷及大作业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培养效果的培养方案统领下的培养体系。
[主持人]:北理工目前学生创业的热情怎么样?有没有休学创业的?如何做好创新创业的引导?
[张炜]:我们立足于引导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创业,倡导高起点的创业,使学生明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学校加强了这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多年来,北理工学生在全国高校的多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年会上屡获佳绩,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张炜]:我们还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和校友资源,为同学们创业提供帮助。北理工学生创业的热情总体上逐年增长,一组数据可以作为例证:2009年我校率先在全国成立校企合作的“北京理工大学――易才大学生创业中心”,学校创业氛围逐渐浓厚。当年我校毕业生有2人选择自主创业,2010年是4人,到2015年已经发展到61人。这其中,也有休学创业的。
[张炜]:下面,以2010级研究生陶文锦的休学创业案例做以介绍。陶文锦本科毕业于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又保送到本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11年下半年,陶文锦开始关注3D打印机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动向,并判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该技术会有很大的提升和全面的普及,是一个较好的创业方向。于是,他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究3D打印机。刚开始的时候,借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一小块地方做技术开发,不仅影响进度,也不利于3D打印机的销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陶文锦抱着自己的打印机,找到了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和章。李书记认真听取了他的介绍,当场打电话指示校团委支持这个创新创业作品。终于他们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和注册地点,并在2012年12月成立公司,对桌面3D打印机开发销售与应用服务进行商业化的经营。
[张炜]:但当时陶文锦正处于硕士研究生第三年,正是研究生学业的冲刺阶段,面临时间上难以协调的问题,他主动和导师沟通,表达了自己既不想在硕士学位攻读之路上草草收尾,也不想错过尽快在3D打印领域开始创业的机会,郑重提出了休学申请,以全身心践行创业计划。申请得到了导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学院和研究生院的肯定和鼓励。
[张炜]:在创业过程中,他们最初的定位是3D打印机技术开发,为了追赶国外的先进技术,团队全部人员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但技术开发是一件非常耗钱的事情,很快大家凑的钱用完了,而3D打印机还没开发出来。为此,他们与国外的3D打印机代理商合作,一边销售3D打印机,一边继续从事技术研发,并通过期权加工资的方式招揽优秀人才。
[主持人]:如何把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
[张炜]:应整合校内资源,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应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应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了解创业,塑造创业的拼搏精神,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
[张炜]:结合各高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订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索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深入实施“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探索校校、校地、校企、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主持人]:有人说,大学生创业知识储备、社会资源、人生阅历都还不够,不适合创业,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张炜]: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人们为开创新的事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突出强调的是主体在能动性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一种特定的精神、能力和行为方式。狭义的创业,是指主体通过组建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经济活动。大家习惯上谈的创业主要指大学生创办企业,局限于狭义的创业观,引发了一些模糊认识。
[张炜]:广义的创业观告诉我们,社会资源、人生阅历等条件不一定要在大学生毕业后才开始积累,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包括创业挫折),也能成为促进他们将来创业成功的宝贵财富。我们希望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接受创业教育、接触创业实践,使他们在心中埋下创业的“种子”,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便会破土而出、结出硕果。
[张炜]:另外,我们学校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并非简单地帮助学生开办企业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所国防特色学校,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培养既有梦想又肯实干的创业者,将来他们走出学校,可以创办企业,也可能是创办社会公益事业,还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
[张炜]:在这方面,校友田刚印便是很好的典型。田刚印200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航模协会是他大学四年花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地方。由于做直升机模型需要较高的资金、设备和场地,他就开始琢磨飞行控制器(简称飞控),这为他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和同是北理工校友的满意共同创办北京中航智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架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田刚印就从父母准备给自己结婚用的聘礼中偷偷截留了4万,满意也从家里买房的钱中拿出了4万元做创业基金。资金紧张迫使他们把可能遇见的问题都要考虑清楚,一遍一遍去预测,先买便宜的仪器去尝试,尝试成功后,才能真正实施。他们把每个细节在理论层面都做了很全面的挖掘和梳理。这种反复论证、容忍错误又尽量避免错误的工作作风奠定了公司的特有风格和文化。田刚印非常感谢四年的大学生活为他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和自学能力,使得他坦然从各门学科中寻找答案,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一步一步进入创业的新境界。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张炜书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