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1] ,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2]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国家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矿安全技术会诊突出贡献专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评价中心主任。2013年12月-2017年6月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3] 2017年3月1日,王继仁教授顺利通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答辩及评审环节,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4]
2017年6月28日,辽宁省委决定,梁冰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免去王继仁同志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委员、校长职务 [2] 。
简介
王继仁:1956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评价中心主任;2009年及2011年,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辽宁省攀登学者,入选2013年度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王继仁教授是我国煤矿防灭火知名专家,一直从事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炭自燃火灾和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率领团队长期工作在实验室、奔波于现场,重点研究煤矿自燃火灾预防理论与技术。根据煤氧化自燃形成的特点,率先应用量子力学、量子化学理论对煤自燃的发生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基于量子化学的煤自燃理论,建立了煤自燃难易的判定、自燃火灾预测预报、煤阻化改性、采空区隔氧惰化等一整套防灭火技术体系,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两次承担了全国45个高瓦斯矿区会诊工作,5次参加了国家组织的重特大事故调查工作。
20余年来,在以煤矿自燃火灾预防为主的研究方向上,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炭自燃机理及预防技术基础”及面上项目2项,“七五”以来的国家科技攻关(支撑)专题“煤自燃危险性测试与评价分析技术”等14项,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2项,“大同矿区复杂开采条件煤炭自燃火灾防治关键技术”等矿井防灭火工程项目42项,遍及大同、神东、平庄等20多个矿区。主持完成的“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大同矿区复杂开采条件煤炭火灾防治关键技术”成果分别获得2008和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出版了《煤自燃量子化学理论》、《预防煤炭自燃阻化机理》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现代化煤矿生产技术》等著作7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08篇,EI、ISTP检索47篇。矿业工程学科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带头人,王继仁教授长期工作在本学科教学科研第一线,主持制定了采矿、安全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计划,讲授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十余门,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矿业工程辽宁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培养了博士、硕士生113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煤炭行业的科技骨干和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为我国煤炭科技进步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王继仁教授曾任煤炭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日本九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家现代采矿与安全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灭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确定为辽宁省首批十大科技领军人才,2011年确定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人才、辽宁省攀登学者。2006年荣获国家安监总局全国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会诊工作突出贡献奖,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00年5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矿井瓦斯灾害治理与利用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30余名。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巷道积聚瓦斯安全排放控制技术"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交叉钻孔扩孔预抽煤层瓦斯工艺技术及装备研究"等40余项,获奖7项,对全国6个矿区的30多对矿井进行了安全评价。其中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沼气特厚煤层分层同采无煤柱开采",87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低浓度(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和"钻孔采中抽放邻近层瓦斯",分别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岩体应力状态研究与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和"矿井通风安全与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两项课题均获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教学项目"矿井通风实验坑道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利用",1997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2002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等奖。"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选院士
2017年2月17日中国煤炭学会推荐王继仁教授为院士候选人,并予以公示 [5]
2017年3月1日,王继仁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4]
所获荣誉
1、87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沼气特厚煤层分层同采无煤柱开采"
2、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低浓度(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和“钻孔采中抽放邻近层瓦斯”,分别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1997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教学项目“矿井通风实验坑道系统的建设开发与利用”,
4、1999年两项课题均获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岩体应力状态研究与矿井动力现象区域预测”和
5、“矿井通风安全与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
6、2002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等奖------“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7、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8、201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同矿区复杂开采条件煤炭火灾防治关键技术”
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其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煤自燃量子化学理论》专著,是世界上首次对煤的分子结构进行理论基础研究的著作,在世界矿业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9、201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6]
10、2013年获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恒大煤矿瓦斯与火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7]
11.2014年10月16日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8]
12.2014年科研项目“恒大煤业公司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9]
13.2017年2月,王继仁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1]
职务
王继仁教授作为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第九组组长,奔波在国内各大矿山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及专家论证,为我国的矿山安全做出卓越的贡献。
王继仁教授学术团体任职
2003-至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
2004-至今,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8-至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1999-至今,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2007-至今,中国煤炭劳保协会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8-至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学会常务理事
2017年6月28日,辽宁省委决定,梁冰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免去王继仁同志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委员、校长职务 [2] 。
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一)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向
本研究方向王继仁教授从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多孔介质渗流力学、流体与固流耦合力学以及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入手,研究矿井瓦斯在煤体、采空区、煤岩地层中的流动运移过程。在非等温有物理化学作用的多重介质的多项渗流问题、采场瓦斯风流流动和瓦斯运移传质理论及调整采场气体流动状况控制瓦斯涌出的实用技术等研究方面,一些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在瓦斯抽放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王继仁教授提出并在铁法等矿区成功试验了交叉钻孔瓦斯抽放方法,提高了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抽放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长期进行的采场风流与瓦斯运移规律及采场瓦斯防治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创立了采场瓦斯风流流动和瓦斯运移传质理论及调整采场气体流动状况控制瓦斯涌出的实用技术,成功的解决了采场空气流动状况和瓦斯运移的数值解难题,形成了一套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物理模拟测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接合研究采场瓦斯运移及分布规律的成熟方法,对于有效地控制采场瓦斯涌出,合理选择瓦斯抽采方法和安全排放积聚瓦斯,确保安全生产等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依据开采保护层的理念,创立了单一厚复合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分层开采与瓦斯治理的成套技术和方法,实现了上分层( “保护层” )和下分层( “被保护层”)的安全回采。针对恒大煤矿单一厚复合高瓦斯易自燃厚煤层分层开采复杂条件,研究提出了瓦斯抽采和预防煤自燃的分区动态平衡技术,实现了瓦斯抽采和火灾防治技术的一体化目标。
基础研究
(二)煤炭自燃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
(1)建立了煤有机大分子和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模型
(2)应用量子化学理论和红外光谱技术等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全国不同矿区和煤种共计570多个易自燃、自燃、不自燃煤中有机大分子和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构建了煤的分子结构模型。
(3)创立了煤自燃新理论--煤微观结构与组分量质差异自燃理论
(4) 建立了煤的自燃难易着火活化能理论、判定新方法与技术
(5) 建立了判定煤炭自燃难易的新方法
热重实验结果表明,易自燃煤、自燃煤在热重实验中都出现增重现象,而不自燃煤不出现增重。
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易自燃煤、自燃煤的化学结构中都有丰富的侧链基团,而不自燃煤的侧链基团很少。
根据煤自燃新理论和两个实验研究结果,抓住自燃煤在热重实验TG曲线有增重的本质,定义了能发生氧化自燃煤增重阶段的活化能为着火活化能。
以煤的着火活化能为指标,建立了判定煤氧化自燃难易的新方法,开发了判定煤炭自燃难易的软件系统。
(6) 建立了煤炭自燃的预测预报技术
应用量子化学理论和红外光谱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气体。
得到了不同侧链与氧反应生成的不同气体产物。
根据红外光谱图得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指标气体量。
建立了预测预报判定准则。
(7)首创预防煤炭自燃的阻化机理理论,研制了新型阻化剂PCF系列产品及应用成套技术,建立了预防煤炭自燃新技术和新工艺
(8)煤炭自燃危险性判定方法标准”已正式列为国家标准。
王继仁教授的研究成果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理论创新
(1)首创了煤自燃新理论--煤微观结构与组分量质差异自燃理论;
(2)首创了判定煤自燃难易的着火活化能理论;
(3)首创了预防煤炭自燃的阻化机理理论。
技术创新
(1)建立煤的自燃难易判定新方法;
(2)研制了适合不同煤种的新型阻化剂PCF系列产品;
(3)建立了判定煤炭自燃的预测预报技术。
出版专著
王继仁,金智新,邓存宝.煤自燃量子化学理论,科学出版社,2007 [10]
王继仁. 预防煤炭自燃阻化机理,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11]
王继仁,翟桂武.现代化煤矿生产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12]
王继仁.岩石力学与矿井动力灾害防治国际学术会议文集,煤炭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