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龙
李万龙,男,汉族,1963年8月20日出生,中共党员,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点软件工程与智能系统方向学术带头人,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工业大学三级“国立名师”基金获得者,长春工业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个人简介
曾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主任,长春工业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现任长春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计算机网络教育分会理事,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长春市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
李万龙同志198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4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进入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5年7月至今一直在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李万龙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1997年荣获学校“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1年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4年荣获“国立名师”光荣称号,作为主要参加者研制的“石油钻井架分析技术”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长春工业大学“三育人标兵”。2007年李万龙教授被授予长春工业大学2007年“教学名师”称号,同时荣获2007“感动工大”年度人物。2009年李万龙教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李万龙同志自任教以来积极从事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教育研究和科研项目,发表了20余篇学术及教研论文,主编并公开出版了《实用BASIC程序入门》(1994年)、《计算机入门基础》(1994年)、《Internet常见问题解疑》(2003年)和《AuthorWare7.0标准教程》(2004年)等著作。
名师心得
从教21年来,在党的培养下,在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经过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在思想、政治及业务方面均得到了很大提高。从一名普通群众到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从一名助教到一名专业教授,从普通员工到走上领导岗位,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名学术带头人,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得益于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氛围,得益于师长的谆谆教诲,得益于同事的热心帮助。回顾成长的历程,感触颇深,总的体会是:“德要高、工要勤、业要精”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做人就要讲“德”,做一名教师更要讲“德”,而且“德”要“高”,没有高尚的师德,就不能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就不能热爱教育事业,就会将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当成追逐名利的阶梯,就不能甘于奉献,就不能做到教书育人;工作要勤勤恳恳,不勤于学习,不勤于备课,不勤于请教,不勤于实践,不勤于反思,不勤于研究,就不能将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不能给学生素质的熏陶,就不能给学生能力的提高,就会误人、误己、误国家;“德高”且“工勤”方能“业精”,“精”意味着水平高、方法好、能力强,老师“业精”,才能高效、高质地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是“栋梁之才”而非“庸才”。
名师寄语
21世纪是世界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国大发展的时代。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强,主要是我们的科技还比较落后,教育还比较落后,国民素质还需要大力加强。所以“科技兴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使我国强盛的英明举措。因此寄语我们的学生能够以国家兴盛为己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为栋梁之材;寄语教师同行能够努力工作,跟踪前沿科技,创新教育,不忘肩上的重任,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强大、兴旺、发达。
名师名言
国家强盛民族兴旺靠的是人才,人才之所以有“才”是因为他(她)有丰富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个人素质,知识、能力、素质构成人才的价值;教育创造学生的价值,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有价值就必须做到“德要高、工要勤、业要精”。
名师先进事迹材料
李万龙,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点软件工程与智能系统方向学术骨干,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工业大学三级“国立名师”基金获得者,长春工业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曾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主任,现任长春工业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兼任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计算机网络教育分会理事,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长春市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李万龙同志198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4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进入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5年7月至今一直在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2004年,长春工业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李万龙同志作为学院副院长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
李万龙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李万龙同志为自己的学生,为计算机专业、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李万龙同志无论是在院系建设还是教学育人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学生眼里她不仅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好老师,更是人生路上的领头人,为他们指引着方向,犹如明灯引航。1997年荣获学校“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1年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4年荣获校“国立名师”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长春工业大学“三育人标兵”。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李万龙同志最大的特点。李万龙同志自任教以来积极从事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教育研究和科研项目,发表了20余篇学术及教研论文,主编并公开出版了《实用BASIC程序入门》(1994年)、《计算机入门基础》(1994年)、《Internet常见问题解疑》(2003年)和《AuthorWare7.0标准教程》(2004年)等著作。作为主要参加者研制的“石油钻井架分析技术”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万龙同志平时注重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的提高,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能贯穿到实际工作当中,起到共产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师经验的教师,热心帮助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研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形式,带领教师创新,在软件学院形成了“小学时分段集中式技能型”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万龙同志努力钻研业务,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多年来一直主讲本科生《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生《软件体系结构》、《高级软件工程》等课程,指导在校研究生15人,教学效果优秀,受到督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2006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6年被评为长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作为课程组负责人的《操作系统》课程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精品课,作为课程组负责人的《软件工程》课2005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
李万龙同志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信息产业发展、中国在国际政治及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先进文化等方面的素材并融入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能只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更应该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 ,这是李万龙同志的启发式教学理念。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万龙同志常说,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学生就永远处于被动,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李万龙同志能够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事认真,从不迟到早退,经常加班,周末总能看到他在办公室工作的身影。学生只有对老师的学识和教学方法认可后,才会体味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所以在李万龙同志的课堂上,从来不会刻意地维持教学秩序,也从不会否认任何东西,他总是引导学生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鼓励大家勤于动手动脑,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生们则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自由讨论,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人文素质教育。他以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去影响他人、教育他人,以精湛的教学方法吸引人,体现了良好的师表风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风、考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他还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关心、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热心指导。
在努力实践“三育人”的过程中,李万龙同志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怀着满腔热情,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他在光荣而神圣的教师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
从教22年来,李万龙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上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业务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默默无闻,讲求实效是李万龙同志的一贯作风,对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在软件学院担任副院长的三年来,他一直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三年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早来晚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视学院如同自己的家。今年开学初,学院需要进一批新设备,设备的调试安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学生马上就要开课了,李万龙急了,他说,“厂家可以等,我们可以等,但是学生不能等,作为一名教师,学生的事就是头等大事,没有什么比学生更重要的。”在李万龙同志的带领下,全院教师都投入到新设备的调试安装的工作中来,那段时间他每天都最后一个离开学院的实验室。第二天早上又准时出现在学院办公室,看到学生们都用上了新设备,他欣慰地笑了。
二、勤于思考,创建特色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李万龙同志最大的特点。李万龙同志自任教以来从事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教育研究和科研项目,发表了20余篇学术及教研论文,主编并公开出版了多本著作。作为主要参加研制的石油钻井架分析技术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李万龙同志在担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以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能只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更应该让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这是李万龙同志的启发式教学理念。他总说,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学生就永远处于被动,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他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法,使课堂达到了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自己讲的尽心,学生听的尽兴。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不断探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李万龙的带领下,软件学院全面启用了网络教学,增强了课堂上的互动,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三、严于律已,任劳任怨
他严于律已,埋头工作,为自己的事业默默奉献,他精心教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近几年学院发展较快,教学班级大幅度增长,教师紧缺,作为一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他任劳任怨,长期超负荷工作,不仅全面负责学院10个专业的建设,还担任多个教学班级的主要课程,不管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学院活动和课堂教学中,他都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几十年来的教学生涯,李万龙同志从来没有埋怨过学生,他深信:学生只有对老师的学识和教学方法认可后,才会体味到学习是一种乐趣,通过他的努力,学生就可能多一份希望,社会就会多一份稳定,他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素质化,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严而有理,以德服人
李万龙同志在从教20多年来始终坚持“通理先通心”的工作原则。他常说对待学生要“亦友亦子”,在平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友好、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思想,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学生,学生们也愿意把他当作自己的忘年友。同时他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严寓于爱。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情通理顺。在他的工作心得中这样写道,做人就要讲“德”,而且“德”要“高”,没有高尚的师德,就不能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就不能热爱教育事业,就会将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当成追逐名利的阶梯,就不能甘于奉献,就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李万龙同志无论是在院系建设还是教书育人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学生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更是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是学生们的人生导师,为他们的成长指引着方向,保驾护航。1997年荣获学校“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1年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2004年荣获“国立名师”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长春工业大学“三育人标兵”。他的教育与教学成绩始终显著,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家长信赖的优秀教师
所属学科介绍
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78年,经过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两个层次的建设和学科方向的建设,已成为在省内有特色、有影响的重点学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与理论两个硕士点和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点,学术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工程与智能管理、网络安全、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等。
本学科目前的学术地位:1998年被吉林省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在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累计输出3000余名适应不同时期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学梯队和学术梯队:教授6名,副教授10名,讲师16名,其中硕导16名。教学梯队中45岁以下教师多数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梯队中有硕士学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占90%以上。
李万龙教授的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与智能管理领域,是研究现代软件形态、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过程的一门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快速及高质量地开发软件并使软件开发智能化,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前沿科技领域,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该研究方向已经成为本学科的主要支撑,李万龙教授为该学科学术骨干。
学院介绍
长春工业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国家依据IT产业发展战略、软件蓝领专业人才需求创建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的建设得到了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九部委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信息产业厅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学院秉承“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强调“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建立“面向岗位技能,以应用能力为本”的技术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本,不断拓宽知识体系”的培养目标,学院的发展建设目标是“创一流软件学院,育一流软件人才”。
学院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电子商务、数控技术等九个专科专业和一个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100人,2007年计划招生1550人。
学院以案例教学、动态更新的教学内容,保证人才的实用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素质教育,保证人才的个性化;以先进的校园网络教学环境、强化的外语训练,保证人才的国际化为办学特色,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紧密协作,通过缩短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实用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无缝链接。毕业生毕业后应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实用化技能,实践特色鲜明、善于与人合作,英语水平好,在软件初级编程人员中具有竞争实力、具有可靠就业渠道的实用型软件人才
常州市第一中学
个人简介
1986年参加工作,现任常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工作二十多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中学地理特级教师
常州一中李万龙、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首届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之星、常州市校本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常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常州市教育年度人物、常州市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常州市831工程培养对象、常州市中学地理教育李万龙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多次获大市级评优课一等奖、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制作的两个专题网站获全国一等奖,辅导学生获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开设市级研究课多节,在大市范围作专题讲座十多次,赴广西上示范课,赴福建、南通、连云港、淮安、扬州、苏州等地讲学。主持或参加各级课题十多个,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十多次在全国、省级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基础教育参考》《基础教育研究》《江苏教育》《课程研究》《中小学校长》《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地理》《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五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