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长江湖北校友会秘书长苏毅:上半年最要紧的是生存
经济观察报记者 陈伊凡 “上半年肯定不是赚钱的时候。”当被问及疫情对自己企业的波及,苏毅认为这是“大破大立”的时候。“上半年最要紧的是生存和保证自己的员工不受感染,下半年再考虑赚钱的事”,他说这次疫情危机,从系统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一些细胞死了,但新的细胞会长出来,比如买菜,原来到菜场买,现在模式变了,饿了么和卖菜门店联合线上配送,双方都生存得很好。
“我们是生意人,之后还是要认认真真把生意做好,现在急也没用,先做好公益把人做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找一些好的商业机会做转型和调整。”苏毅说。
苏毅是长江商学院湖北校友会秘书长,湖北孝顺文化教育咨询公司董事长。疫情期间,他还是长江全球校友会捐赠武汉的物资统筹和总指挥。
将近40天时间,苏毅每天从上午8点工作到凌晨1点。原本充满电可使用一天半的手机,到晚上9点就没电了,“最忙的时候,电话都被打爆了。”1月24日至2月15日,苏毅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共计采购发运护目镜152830副,覆盖全国26个省、91个市区和359家医院和机构。
长江商学院湖北校友会会长阎志,所在的卓尔集团,除了在全球采购物资,也承担起了其他海外采购物资的过关和物流配送。苏毅和阎志背后的长江志愿者团队,也从最初的9人扩展到200多人。一个微信群,衍生出大大小小十几个小群。
不同于直接捐钱捐物,为实现捐助的精准高效,一种新的捐助模式,也在实际对接中逐渐磨合成型。武汉第八医院与卓尔集团,共建了卓尔长江应急医院,这是疫情期间国内首家慈善应急性防疫医院。苏毅担任执行院长,第八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进驻并承担日常诊疗工作,长江商学院和卓尔集团提供医用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在内的所有物资和药品。
截至3月1日,长江商学院31家校友组织、企业(个人)向卓尔应急医疗机构捐赠防护用品、医疗设备、救助药品、生活用品总计175496件,价值超过800万元。
“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床位,解决了当时一床难求的问题。从这个模式出发,卓尔又开了6家医院。”苏毅说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之后,武汉也已经逐渐进入平衡期,医务人员和物资开始摆脱紧缺的状态。
上半年最要紧的是生存
济观察报:疫情对于自己的企业影响如何?
苏毅:我觉得还是要顾全大局,其次是危中有机,需要反思和总结,要把眼光放到未来。
今年上半年肯定不是赚钱的时候,上半年想的就是要如何活下去,最紧要的是公司员工不能感染,人不感染。下半年再去考虑赚钱的问题。上半年,我们要和上下游保持良好互动,换位思考,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共存的状态。
我们现在每天在家线上办公,我有3家企业,其中一家学前教育的企业,大家在家里办公,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线上给孩子做一些辅导,也给家长做一些辅导。另一家是做物流、配送、保供的企业,大年三十到现在也没有停,给电力部门和电厂供电。
另外,我一直重视现金流,之前现金流的积累已经很丰厚了。在这次危机中,我也看到了机会,如很多餐饮、旅游企业可能很难经营下去,大把人才在家闲着,现在正是重组的时候,看到先机迅速行动、各方面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人就能够生存。
经济观察报:疫情之后是否会开展一些新业务?
苏毅:这次疫情危机,从系统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一些细胞死了,但会长出新的细胞。
比如买菜,原来到菜场买。现在模式变了,大家从线上买。饿了么和实体门店结合起来,帮别人送货,双方利好,利润也很可观。非常时期,一个卖菜的门店一天做180单,每单超过100元,每单利润有一半,每天能挣一万,一个月30万元净利润可以抵过去一年。
回看2003年,非典成就了湖北一家原来帮别人代工做红外温度探测仪的小企业。每天订单做不完、赚了很多现金。这家企业逐渐从贴牌到自主生产研发,从小做大,现在生产的很多大型测温仪器都是放在公共场所。
我们是生意人,之后还是要认认真真把生意做好,现在急也没用,先做好公益把人做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找一些好的商业机会做转型和调整。日后会做更多慈善事业,为湖北做更多的善后心理重建工作。
最难熬的时候
经济观察报:什么时候着手校友会的物资调配工作,如何分工?
苏毅:最初是长江FMBA2017级的同学,通过纽交所购买2万只口罩捐给湖北中医院。这件事启发了我,我跟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做了汇报,他也是长江湖北校友会会长,能不能启动募捐的程序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他说好,马上做。
然后我就赶到长江校友会开始分工筹备,形成一个救助平台。我们在湖北长江校友会下开始集结一些志愿者,还有卓尔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我自己公司的志愿者等等,我们的援助群就变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群。志愿者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的9人到20多人,80%都是长江商学院的校友。
我们有报关组,专门协调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海关清关等部门。医院信息发布组,主要对接医院需求方,将医院需求信息汇总以及医疗物资厂家的查询。品控组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帮我们做品质管控。因为有很多海外信息,海外采购团队能够迅速对接。各小组分工合作,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捐赠通道。
经济观察报:如何保证物资的运送和分配不出错?
苏毅:除上面所说的小组外,我们还有资金组,所有资金和物资都汇集到我这里做统筹。我记下每一笔资金,汇报给统计组,统计组进行入库、登记,每天核对账目。物流配送组10多名成员开着6台私家车,加上我的2台车,每天到机场、各物流中转站提货,再将物资配送到各医院、发热点、学校、街道、社区。
其中一位校友也是志愿者,他说当我的物流公司,可以把所有物资放到他的仓库,要发哪里他们就去发。我每天在微信群发信息,比如今天送哪几家医院,谁是接收人,电话是多少,捐赠证明要带回来拍照片。整个流程给到他,他当天就能发完,然后我发到校友会群里给大家播报。
另外,报关组的校友负责对接湖北慈善总会、各个公益基金会物资报关;还有志愿者负责还有团队负责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还有接送出院痊愈的人员。
此外,长江商学院校友部和湖北校友会组成一个微信大群,第一时间提供长江各班级、各组织的募捐信息,形成一个透明的平台。
经济观察报:疫情发生至今,情况发生哪些变化?
苏毅:1月23日宣布“封城”是一个关键时点,从“封城”到方舱医院正式收治病人之前,是武汉人最焦虑难过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这段时间做了最多工作。
一是接收了1000多万元的现金捐助以及约同等价值的物资,有的直接寄到医院,有的是通过长江校友会的平台捐到医院。我们一共捐助了武汉以及周边地市200多家医院。
当时整个湖北都缺护目镜,大年三十,很多工厂已经放假。1月25日,我们从一家浙江工厂买到了2万多副护目镜,请求工厂召回部分工人加班生产;然后和顺丰协商,26日上午10点租用顺丰专机,将购买和捐赠的共计4万多副护目镜运到武汉,下午2点,长江校友会志愿者开始从顺丰中转站,分发到全湖北的200多个医院。直到27日凌晨1点,志愿者还到处送护目镜,所有医院都送遍了。武汉我们自己发,周边城市,顺丰帮我们寄过去。
可以说,从方舱医院建立到2月20日左右,是医疗队员从紧张到逐渐平衡的过程。我觉得现在是一个稳定期,相对来说物资已经达到平衡,没有那么匮乏。人员也够用,医疗队员前几天还安排可以轮流休息。现在,全国也在逐步复工,这是恢复期,逐渐进入第三阶段。
经济观察报:首家慈善医院“卓尔长江应急医院”,是如何成立并保证后续运营的?
苏毅:实际上,我们没有参与医院的运营管理,只是提供医疗物资、生活物资和药品,所有病人进医院的吃住、医疗费用都是免费的。
同样是长江校友、江岸区的书记和阎志说,能不能合作成立一个医院。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可行,1月29日晚和区政府签约,成立共建医院。期间,类似的共建医院,卓尔集团一共有7家。这一家之所以叫卓尔长江医院,是因为长江校友会大量物资是直接捐到武汉市第八医院,这也是疫情期间第一家慈善医院。
到目前为止,卓尔长江应急医院已经获得捐赠药品200多万,捐助医疗物资9万余套,发放医护人员补助150万元,并资助贫困患者。包括大米、酒精、消毒液在内的其它物资也有几百万元。从原来的捐钱捐物,到定向捐赠,这是模式的创新,力量更聚焦,人员收治相对更及时,团队运行效率也更高。
我们所有物资捐赠力量就是2000多万元,对整个湖北疫情来说是很小的数字。如果聚焦到几家医院,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最重要的是,增加床位、收治病人解决当时一床难求的问题,确实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