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飞:被德国最大科研机构相中的“小人物”

文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时间:2014-12-26 10:04:08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与杨鹏飞交流的这个清晨,天高云淡,阳光明媚,是古城西安冬日里的好天气……


面前这位山东聊城的小伙子,帅气凌乱的短发,小方格衬衫搭配牛仔裤,一副“大男孩”的样子。可谈起他的工作和专业,他倒显得异常的认真和严谨。


英雄不问出处。


然而,从一所中国大学里走出,在科学领先的德国,要想做出点成绩,还是挺难的。


2014年9月18号,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在柏林举办了隆重的年会。包括德国勃兰登堡州教育文化部长Wanka教授在内的700多位政界、科学界和企业界嘉宾参加活动。


在德国科技界群贤毕至的亥姆霍兹联合会年会当中,来自中国的杨鹏飞绝对是个小人物;但在年会的“优秀年度博士生奖”上,这张东方面孔无疑是当晚的“亮点”。他与5位德国青年博士一同荣获优秀年度博士生奖。


自2009年到2013年,杨鹏飞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士生奖学金资助,以近4年时间完成受到导师和单位十分嘉许的工作。这份奖励还包括资助赴德从事6个月博士后科研活动的内容。


“杨鹏飞”,何许人也?即便是在中国,也是个很大众的名字,用百度搜索,能找到3800多个同名同姓的结果。可是,当晚的年会上,“Peng-Fei Yang”是个让德国人赞赏的名字。


精彩:青年应该是科研的中坚


作为德国最大的科研团体,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以大科学研究为主,运行大型科研装备,从事国家任务导向,有前瞻性并着眼于应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德科研合作的主力。


联合会每年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34亿欧元,其中来自政府渠道的经费,相当于德国另外三大科研团体: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莱布尼兹联合会及弗劳恩霍夫协会3家的总和。联合会下属有18个国际著名的研究中心,员工总数达到3.6万名。


联合会在国际学术界代表着德国的国家科技研究形象,主要围绕大型科研设备展开国际一流的大科学研究,在德国境内以及国际科技界拥有很多协作伙伴,充分体现着科技进步、创新应用相结合并进而直接影响社会发展远景的鲜明特色。


在能源、地球与环境、医学健康与生命科学、关键技术、物质结构、航空航天与交通等6个重点科研领域,联合会每年分别评选1名博士奖获得者,并提供经费资助。这次,他们将肯定的目光投给了中国留学生,投给了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杨鹏飞。


联合会主席Mlynek教授在年会发言中强调,“培养青年人才,使他们能灵活地应对变革的挑战,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每年在亥姆霍兹选拔物色优秀博士生,并在年会活动上给他们颁发特别博士生奖。”对于杨鹏飞来说,他也非常关注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前沿科研并不能总是依赖某位资深科学家的水平,我们博士生应该成为科研的中坚。”


杨鹏飞,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80后”,与西工大的“邂逅”还是在硕士研究生期间。


2005年他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从一所非“985工程”、非“211工程”的大学走出,他很早就显露出自己的优秀。本科毕业时,他获得了当年“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2006年,从本科时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换到西工大硕士学习生物医学工程,杨鹏飞经历了艰苦的转型过程。


彼时的西工大生命学院刚刚成立,教学科研条件还略显简陋。而建院之初,学院就确立了教学科研的高起点、高标准,并着手建立了一整套多元人才培养的体制。学院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聚焦学科、专业的特色化、品牌化,努力培育特色更加鲜明的学科专业,构建更具特色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着力加大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公派留学、经费支持、提高工作生活待遇等多种措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营造更为公平宽松的环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逐渐挑起教学科研实践的大梁。


在导师商澎教授看来,杨鹏飞的快速成长,正是生命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自由宽松的教学科研氛围的共同作用。


2009年,杨鹏飞获得西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硕士学位,并获得学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同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宇航中心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空间生理学专家Joern Rittweger教授和生物力学专家Gert-Peter Brueggemann教授,研究方向为空间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其博士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人体骨骼形变和肌肉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该研究基于动作捕捉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学方法,用于检测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体内胫骨的形变,并探讨了其与肌肉活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胫骨主要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并且局部肌肉收缩直接参与导致了胫骨的扭转形变,该项研究对于理解骨骼所处的力学环境、指导临床应力性骨折防护和修复有重要的意义。


2013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后,作为学校提前选留教师的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他回到生命学院,成为一名西工大的青年教师。


回顾近4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光,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德国科研人员严谨、严格以至苛刻的学术态度。“刚开始做论文的时候,导师几乎是把每句话都做了修改。拿到修改稿的时候,甚至有一种挫败感。”不过,杨鹏飞很快便适应了德国的学习和生活,他的科研思维、学术视野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我出国留学最大的收获”。


逆袭:西工大生命学院与德国宇航中心的科研协作带来突破


作为“小人物”,要想“逆袭”,首先要有强大的内心。同样重要的是,还需要有支撑这份坚强的深厚基础。


“我特别感谢西工大生命学院多年来国际合作交流的基础。”杨鹏飞感慨地说。而西工大生命学院与德国宇航中心的合作,也成为让他“更进一步”的支撑力量,“这份支持既是鞭策,又是鼓励,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据生命学院教授商澎介绍说,学院与德国宇航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追溯到2006年。2006年9月,商澎等访问了德国宇航院及德国宇航中心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开辟了合作渠道。2007年6月,国际宇航学会空间生命科学第二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德国宇航中心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资深教授GerdaHorneck到生命学院参观访问,双方互访交流也就此展开。


2009年9月,作为生命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杨鹏飞,赴德国宇航中心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也让双方的实质性交流合作有所拓展。同年11月,应德国宇航中心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所长Rupert Gerzer教授的邀请,生命学院代表团访问了该研究所,双方就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签署了实质性全面合作协议。此后,双方合作更趋制度化和常规化,学术交往也更加频繁。


2012年3月,应商澎教授邀请,德国宇航中心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代表团,在所长Rupert Gerzer教授带领下专程访问生命学院,双方就进一步开展全面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内容涉及学生培养、短期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等。


目前,双方已在学生培养、论文发表、资源共享、基金申请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实质性成果。


双方成功的合作模式,成为生命学院建院10年以来国际交流合作的缩影。“能置身于这种融洽高效的交流过程,我感到十分自豪,同时,又倍感责任重大。”杨鹏飞说。


坚持:青年教师成长的困惑和思考


根据统计,学校现有35岁以下的教师460多人,45岁以下的教师1090多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学校教师总数的65%。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承的年轻人委以千钧重任。可是,当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结婚生子、赚钱养家……这些原本没有太多关系的词语,在现实中发生了复杂的因果联系之后,种种欲说还休的困顿,让他们中的不少人脚步趔趄、心生乏意,也让所谓的“夹心层”“不上不下”“境遇尴尬”成为挥之不去的标签。


和大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一样,“初为人师”的杨鹏飞承受着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压力。讲课、做论文、当班主任、照顾孩子……这种压力在他的心灵深处,有时甚至无处释放,而他则选择了默默坚持,那是一种“泪花里掩饰的微笑”。


回校工作这1年多的时间,杨鹏飞体会最深的就是“忙”, 尽管很忙,但却充实。


这是一张他在校工作的日程表:


早上7点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匆匆赶往办公室,在路上“随便买点吃的”;进入办公室后,看书、查资料、写论文和处理办公杂务;中午回家吃完饭,又返回办公室备课、准备课件、回复学生邮件;晚上回家也是片刻不得闲,简单吃些晚餐,8点左右再回到实验室内。只有这个时候,比较安静,“才是可以真正能坐下来看看书、写写文章的”。甚至,没有双休日和假期,“不去参加学术会议的话,就抓紧多写点论文。”


这是31岁的杨鹏飞工作1年以来,几乎一成不变的“一日生活”。工作之余,最大的任务就是陪孩子玩……“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如此满满当当,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段时间很忙,忙完就好了”,这是他对妻子说得最多的口头禅,当然,也是不少青年教师生活的平常。


作为生命学院的青年教师,他要讲授《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航天医学工程概论》两门本科生课程。工作的忙碌,对精力充沛的杨鹏飞来说,“其实还不算什么”。


目前,他最感到“焦虑”的还是“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这个问题,“从回国开始就在思考”。他希望在航天医学工程领域找到可以坚持做5-10年的研究方向。这个时候,“作为青年教师,其实特别需要前辈和学科带头人的帮助,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鞭策,对于青年教师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在德国留学期间,除了收获了知识和经历,杨鹏飞最大的成果还有自己的儿子。刚刚“三十而立”的时候,他迎来了自己生活的转折点,从“二人世界”升级为“三口之家”。“现在回家要照顾孩子,这就要求我尽量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完成工作。这也是孩子带给我的变化吧。”


学校友谊校区的一栋家属楼内,杨鹏飞的家,面积不大,装修简单,却很温馨。尽管置业买房,已经成为他当前十分迫切的需求,但是,这位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仍然将父辈和师长做事做人的教诲,记在心间。


初登讲台、已为人父的他,也正在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传递给学生和孩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完善自己,使自己步入“更进一步”的状态,感受一名教师特有的乐趣和幸福。


记者述评:让“小人物”成长为“大家”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是一所高校未来的希望所在。


生命学院青年教师杨鹏飞的成长经历,是很多西工大教师成长成才的“典型道路”。个人的奋斗、前辈的提携、同事的支持、环境的培育……解构这样一位青年教师的生活世界,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尽管困难,但是我依然认为,这样的青年人身上,保持着作为教师难能可贵的品质;在我们学校内部,也依然要坚守那些适合青年人发展的原则。


第一,作为青年教师,要勇敢而理性地正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处境,既要自强不息,奋斗不已,又要善于沟通,乐于合作,懂得寻求帮助,合理减压,力避妄自菲薄、悲观消极和怨天尤人。第二,社会各界,包括家庭、亲友对青年教师应多一些了解和宽容,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尽量避免用纯粹的功利标准“审判”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而要更多从教育的质量、人的素质、能力的养成等价值理性的方面,来全面地认知青年人。第三,大学内部特别是学院,要着眼于完善内部治理、构建和谐氛围、增强幸福指数等维度,建立符合青年教师代际特征,有利于青年教师沟通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的顺畅机制,为增强青年教师的发展信心和文化认同营造制度环境。


或许,众多像杨鹏飞这样的青年教师普通、平凡,他们没有太多骄人业绩,也没有显赫名声。如何让这些“小先生”成长为“大家”,让创新型人才竞相涌现,绝不能只靠时间尺度的论资排辈,更有赖于时空范围的破而后立。


我们相信,只要青年教师建立起健康完善、有序向上的内心世界,相应的教育信仰及其引领下的职业道德的确立、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也将变得更加自如、融洽,就可以实现“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