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首次在西南政法大学举办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时间:2021-03-19 11:06: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系统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又有哪些启示?司法改革为什么改?改了什么?怎么改?

12月17日,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在我校渝北校区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开讲。这是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自2019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京外高校举办。我校78级校友,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路径、重点与启示”为题,结合多年来参与司法改革实践和顶层设计的亲身经历,系统讲授了政法系统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最新成果,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活动。讲堂由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主持。

讲堂上,景汉朝运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事例,把法律知识点用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接地气”的讲述使得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景汉朝从司法改革的脉络与目标、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和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了司法改革的逻辑、内容和原则。从司法改革内容入手,指出司法改革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正确认识公正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景汉朝还原创性地提出了形象公正这一概念,强调司法公正的含义除了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以外,还应包括形象公正,即要树立法院、法庭、法官的公正形象,法官对当事人的态度也要体现公正。司法机关的司法产品要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值,被社会认可,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崇尚司法的风气,树立司法权威。

景汉朝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推进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作了深入阐述。他表示,目前配套改革举措已经到位。员额制改革全面推行,司法人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同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制约监督机制,解决同案不同判问题,推进司法公开和信息化改革,防止权力干预司法的制度,推进当庭宣判工作。景汉朝强调,实践证明,无论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定舵把向、宏观设计,还是微观突破、落实落地,都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执政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不是包办具体案件。

景汉朝在讲课时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始终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摸清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和期待,吃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状况。最后,景汉朝表示,“司法体制改革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理论引领。希望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共同努力,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中国法治建设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中央政法委提出并会同教育部、中央政法各单位反复研究,决定选派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政法实践经验丰富、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具有法律学历学位背景的领导干部,到知名法学院校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活动。

为带头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潮,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央政法委会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创新完善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工作机制,向高校师生系统介绍政法工作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硕成果,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经验。

背景资料:

景汉朝现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法学博士,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第四巡回法庭庭长等职,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本科专业,后又获得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专著有《中国司法改革策论》、《平衡:公正与效率——司法改革演讲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