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马湘君: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时间:2015-09-10 11:31:18

教师是一项平凡而光荣的职业,他们的殷勤教诲、将知识倾囊相授,世世代代的学子得以成长为经世致用的青年。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我校开展了主题为“争做四有教师 共筑教育梦想”的系列活动。“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宣传部提前策划、记者团联合行动,开设贸大优秀教师代表专访网络专栏,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优秀教师辛勤耕耘背后的动人故事,重温校园里那温暖醇厚的明媚时光。


马湘君: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马湘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后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讲师,2012年9月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际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贸研究前沿专题(博士课程)等课程,获贸大教学评比前10%、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曾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等高校的学术研讨会,现主持多个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

自2012年末任教于贸大至今,马湘君教过的课程并不多,教学经验尚浅的她,却在积极努力和不断的摸索创新。今年5月代表学校,登上了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讲台,并最终获得二等奖、最佳教案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找自己的路

在这次比赛的赛前准备中,马湘君不仅向众多前辈教师虚心请教,还找来了许多批学生进行试讲。每次试讲结束后,她会就学生所指出的没有听懂的部分,与学生一起讨论剖析原因,一遍遍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结构。除此之外,无论是在比赛过程中对其他教师的观察,还是亲身授课后学生的反馈,都让她感受到讲课也是一种人与人间的沟通,站位、肢体动作、语言风格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授课效果。

“大学教授与中学老师的区别,就在于他是领域里的专家,需要不断的科学研究来获取最前沿的知识。”尽管深谙这个道理,马湘君坦言:“比起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做单纯的学术研究,我更喜欢传播知识这个过程。”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习并任教的她,在贸大采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前沿教材,并在借鉴国外教授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并加入国内案例,以转换成中国式表达,并自己编写课件和练习题。

为了寻求最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马湘君不断地做着探索和试验,从双语教学班,到即将投入实验的“翻转课堂”,不甘于平庸、无惧于创新,在这位年轻教师的身上,几乎看不到青涩,更多地闪现着的是自信和坚定的光芒。

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方式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种现象,比起积极申请实习、参与商赛,把重心放在学习上的学生显得少之又少,每学期十几门课程的压力,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精力。为了平衡,许多学生喜欢选择“水课”和考前突击复习。对此,马湘君十分不认同。她指出,上惯了“水课”的学生,当遇到一个困难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困难,而是如何绕开它。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甚至不再相信“有多努力就有大收获”的原则。这样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更有可能成为“被人用”的遵从者,而非“用人”的领导者。

“很多实习生的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公司更需要的是找人干活,而不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的实习经历或许可以让他粗浅地了解一家公司的运作,但无法提升他们的根本素质。”马湘君以顶级咨询公司最看重员工的快速学习能力(quick learner)为例,指出“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大学阶段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经历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从而形成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习惯”。

对学生向来要求较高的她,认为大学课程本就应该有难度,预习、认真听课、复习、做作业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基本步骤。她也鼓励学生多读些新闻、报纸,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习兴趣,但“不要着急,一点点来”,量的积累终将引发质的变化。

除了传授知识,她还被许多学生奉为自己的人生导师,“不要盲从于社会标准之下的成功之路,那样很有可能失去自我,变成一个所谓‘成功’集团中的平庸的‘中人’;只有真正挖掘出自己的兴趣与潜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点燃自己的生命之光,持久地获得内心的满足与自由。”这既是她对众多学生的劝诫,也不乏对自己的警醒。作为一个个体、一名教师,马湘君想做到的,是无愧于三尺讲台的兢兢业业,和对充满各种可能性的独特人生的自由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