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桂桓《哲学、人文科学的读书方法》学术报告结束
2014年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霍桂桓教授在博学楼110教室为东北财经大学师生做了题为《哲学、人文科学的读书方法》的学术讲座。这是2014年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十三场场跨学科系列学术报告。
读书是我们常想做的事,可我们很少认真地想过如何读好一本书。面对浩瀚书海,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为此,霍桂桓老师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将所谈的收获和感悟加以整理,由此形成了《哲学、人文科学的读书方法》学术报告。
霍桂桓首先指出不能用读自然科学的方法读人文科学,随即区分了哲学同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不同。霍桂桓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科学,通过枚举、分类、命名、概念、判断、推理、观点一系列严谨的步骤,最终形成理论。而在谈及哲学时,霍桂桓说哲学是带着镣铐在跳舞,作为一门研究人问题的学问,哲学理论具有它的有效性限度,并不能对问题作出非此即彼的推理。
由此霍桂桓谈到了读哲学时两个重要的态度:同情式理解和反思自己。霍桂桓说面对他人的质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反驳,却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认真思考对方问题的出发点,在我们一味反驳对方、维护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势必忘了时常反思自己。
之后霍桂桓提出了自己的读书三境界。第一个境界:确切地理解作者的意思。尽管只是读书的第一境界,霍桂桓认为这并不容易做到,首先我们要理解所读著作的内容,归纳要点,把握结论和推导过程,之后还要学会对话和质询,逐步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说,认识和把握所读著作的立场和精彩观点所在,最后还要明白著作的基本推理方法。第二境界:将所读著作放到该学术流派中去读。霍桂桓认为,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它必然继承着该学术流派的优长劣短,如同从西方近代绘画的焦点透视到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第二境界代表着视野的扩大和语境的扩大。第三境界:换位思考并且将自己所得观点与作者所读观点相比较。霍桂桓认为只有超越一座座学术上的高山,并在自己得出更好的观点取代之前的学术权威时,才能称之为大家。
最后,霍桂桓提及读书与做人,从读书到做人,霍桂桓认为书本并不能给我们心中的疑问带来确切的答案,皓首穷经之后你的疑问也许还会更多,不过在读书中我们能提升感悟,提高境界,让我们站在更高处看世界。
该学术报告既来源于霍桂桓同其学术的交流,霍桂桓也特别注重对东财学生的答疑解惑。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对同学们在读书时所产生的各种困惑,霍桂桓都进行了详细风趣地解答。报告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