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暨新春团拜会举行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时间:2015-01-22 14:18:40

1月7日,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暨新春团拜会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翟博,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继军,中国教育电视台原总编辑、副台长陈力,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董奇,党委副书记王炳林、田辉、刘利等出席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2014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情支持,万余名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参与了网络投票。


刘川生书记和董奇校长在致辞中向广大师生员工致以新春的美好祝愿,并充分肯定“感动师大”的重要意义。“感动师大”人物集中体现了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代风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们身上迸发出的正能量,鼓舞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一年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与力量。王炳林副书记代表校工会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会上揭晓了2014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他们是:醉心科研、大道至简的“布鞋院士”李小文;兼具优秀学子与出色运动员双重身份的“女篮国手”邵婷;在南极科考任务中为雪龙号保驾护航的全球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生赵天成;顶住双亲离世的悲痛考取博士的自强维族女孩儿努尔曼古丽;勤奋苦读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的90后保安苗仁杰;三天三夜成功找到走失的李希慧教授的爱心团队;用年轻的臂膀铸就忠诚的师大国防生群体。典礼特设“年度特别致敬”,已逝的“核武大家”黄祖洽先生获此殊荣。这位共和国“两弹一星”的探路先锋一生筑梦杏坛,为师生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与精神财富。





     

   

   

    

    

寻找李希慧教授爱心团队的代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老师在典礼上深情地说:“寻找李希慧教授这一事件,是一次集体主义精神的践行,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学校师生的正能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温暖,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们,都本着人道主义的关怀在帮助和支持我们,非常令人感动!”


努尔曼古丽双眼含泪向我们倾诉着她未来的志向:“我要回到我的家乡新疆去做一名老师,我生在新疆成长在内地,如果不是内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无法走到今天。我要回到新疆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迷茫和绝望的人们,让他们知道只要坚持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我也要告诉新疆的人们,内地的人们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是一家人!”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十大新闻”在会上揭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校考察,与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广大师生做 ‘四有’好老师”;全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发起设立“中国启功教师奖”、倡议成立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召开师德论坛等一系列举措,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北京师范大学章程》获教育部核准发布,成为学校推进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治校总纲;学校出台学科能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生分类招生改革试点等各项改革制度25项,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北师大11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世界前 1%,入围数量居全国高校第8名。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校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我校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是目前全国在教育领域唯一的协同创新中心;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约翰•莫尔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 “友谊奖”,成为北师大获此殊荣的首位外国专家;由1864名师生组成的189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支教服务、民生调研等主题实践活动,有100多位学生志愿服务APEC会议,全年参与志愿服务学生超过3万人次;昌平新校区19项工程开工建设,大科园孵化大厦全面投入使用,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顺利通过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验收等十条新闻入选。


会上还表彰了“2014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学部、文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水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等八个单位获奖。


典礼以庄重热烈为主基调,颁奖期间穿插的《鼓舞中华》、《感谢大地》、《走在大路上》、《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敦煌》、《沸腾》、《马兰谣》、《我的祖国》等歌舞音乐表演,给现场增添了积极昂扬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