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平

文章来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时间:2014-06-20 10:07:31

【个人简介】

姓名:陈新平

出生年月:1965年6月出生

性别:男

学位:博士

职称:研究员 硕导

主要研究领域: 财政金融政策、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金融期货等。

【工作经历】

2004――现在: 财政部科研所金融研究室,研究员。从事财政金融理论及其实务研究,主要涉及方面有: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财政与货币政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国际货币合作、人民币汇率、农村合作金融、低碳经济政策、气候融资,以及国内资本市场与私募基金等。

1999――2004: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任投行部总经理助理。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熟悉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企业改制及兼并重组流程。其间参加过深圳科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上市、四川川投能源资产重组,以及北京空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等工作。

1994――1996: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任业务主管。主要从事全球外汇市场,国际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同时还负责客户开发,担任客户国际、国内期货业务投资顾问等工作。熟悉外汇、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控制流程,以及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1991――1994:北京市统计局商贸处,助理统计师。

【教育经历】

1996――1999: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8――199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系,统计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4――1988:河南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获奖论文】

1、《美国国债:中国的两难问题及应对之策》,获2009年度财政部“三优”评选组委会优秀论文奖。

2、《化解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与财政政策研究》(合作),获2006年度财政部“三优”评选组委会优秀论文奖。

【发表论文】

1、《向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不公平》(《中国财经报》,2010.02.25)

2、《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财税政策支持》(《中国证券报》,2010.03.19)

3、《泛欧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能否保卫欧盟经济》(《中国财经报》,2010.09.30)

4、《全球气候融资谈判任重道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12)

5、《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财税政策》(财科所《研究报告》,2010年19期)

6、《谁是国际货币战争的始作俑者?》(《中国财经报》,2010.10.28)

7、实施“西迁计划”推进产业转移与升级(《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8、治理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及成因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9、缓解通胀压力:财政政策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国有资产管理》2008年第7期)

10、中小企业“西迁计划”及财税对策(《中国财政》2008年第22期)

11、金融化运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再探索(《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

12、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之困与财政政策之为(《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13、我国宏观经济外部失衡及财政税收应对之策(《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1期)

14、关于国有银行改革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15、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财政税收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16、国有银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对谁更具有“战略意义”(《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第32期)

17、美国缘何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援助贷款规模(《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

18、我国当前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及对策(《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19、重视金融风险向财政领域传导(《中国经济时报》2004.06.07)

20、综合治理“金融风险财政化”(《证券日报》2004.07.12)

21、创业板与主板关系互动(《现代商业银行》,2001年第2期)

22、国内券商的微利时代即将来临(《金融时报》2000.06.10)

23、实施业务多元化战略成为国内券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时报》2000.06.10)

24、透视网络经济热潮(《证券时报》2000.06.13)

25、美国新经济的支柱――金融霸权(《经济参考报》2000.08.25)

26、正确看待债转股的作用(《中国工商时报》2000)

27、保险资金应与资本市场相结合(《金融时报》2000)

28、开放式投资基金的设立、销售与交易(《证券日报》2000)

29、将投资者利益落到实处(《证券日报》2000)

30、“买者自负”有赖上市公司摘牌制度的实施(《证券日报》2000)

31、为中国股市祝福(《证券日报》2000)

32、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须解决的四个问题(《金融时报》1999.12.25)

33、泰国金融危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8年)

34、世界政治经济与美元变动趋势(《1994-1995世界经济展望》,国家信息中心编,1995年)

【课题】

1、调整国家投融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国家开发银行2010年课题,参与)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战略发展基金2010年课题,参与)

3、中国债券市场的历史发展研究(国家开发银行2010年课题,参与)

4、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国家开发银行2006年课题,参与)

5、《化解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与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2006年课题,参与)

6、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财政税收对策研究(财政部2005年课题,主持)

7、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财政部2004年课题,参与)

8、“十五”期间北京市金融保险业发展研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1999年课题,主持)

9、关于挖掘资金潜力,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1999年课题,主持)

【书籍/专著】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合作)

2、 《金融证券热点问题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合作)

3、《融资与投资》(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合作)

4、《税收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主译)

5、《低碳产业政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9月,主编)

6、《气候外交》(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12月,主编)

7、《气候金融》(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12月,专著)

8、《低碳财税政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3月,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