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党委全委(扩大)会研商2015年学校工作要点

文章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时间:2015-03-02 10:35:50

1月21日,学校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在综合楼909会议室召开,会议主旨是研商2015年学校工作要点。学校党委委员、校领导班子成员、校长助理和部分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共26人参加会议,为学校发展把脉并开出药方。

2015年,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我校“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学校大部制改革、学部制改革基本完成之后,如何保障学校事业在2015年借力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党委组织召开全委(扩大)会议,邀请学校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全天研讨2015年工作要点,为2015年的深化改革校正方向、明确定位。

李宇明书记指出,2015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一年,就当前学校所处的历史方位而言,我们正处于四个转变过程之中:从留学生汉语教学向留学生多科性教学的转变;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转变;从传统的学院制大学向后现代大学的转变;从现实的本土大学向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国际大学转变。2015年我们将进入机制改革阶段,进入改革的深水区,2015年我们需要提振士气,平稳渡过学校发展的关键期。

李宇明书记用四句话来概括2015年的工作:建章立制、搭建平台、精致规划、有所作为。建章立制,2015年是制度建设年,重点解决怎么建制度,怎么用制度。逐步形成制度理念、制度思路、制度文化,如果没有制度文化,制度很难落实。要通过建设完善的制度,保障学校工作的顺畅进行。搭建平台,既有综合改革的平台,又有学科发展的平台、中外学生培养和管理的平台、信息共享的平台;精致规划,就是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从问题入手来制订“十三五”规划,规划可包括四个:学科和人才规划;校园和基本建设规划;校园景观规划;校园文化规划。我们的目标就是有所作为,学校的五支队伍――教师队伍、科研人员队伍、学工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教辅后勤队伍,通力合作共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崔希亮校长强调学校改革的第一阶段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的改革是机制体制深化。2014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三项工作:学部制改革以及与此配套的干部选拔;制定了一些新制度、修订梳理了一些旧制度;学校的核心工作――学生工作(招生、培养、就业、心理咨询)――取得进展。2015年工作要点的提炼,首先要分出先后顺序;其次针对学校的特殊情况,要兼顾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具体体现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方面,既要重视量的扩大也要追求质的提升。

崔希亮校长指出,2015年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学部制改革后的内部治理工作。学部是整合和协调资源的机构,要厘清学部与学校的关系、学部与研究所的关系、学部与学院的关系,厘清责权利的关系。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作为一项综合改革,应与学部制和大部制改革同步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有前瞻性,可借鉴兄弟院校和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调动、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三,学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改革。当前学术委员会架构已经基本完成,学术委员会的运作是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致的。要尽快建立学校理事会,保障社会力量助力办学。除此之外,学校应大兴调研之风,在调研基础上破解学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学校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于:一,改革之后如何提振全校师生的士气,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二,留学生招生问题;三,执行力提升问题;四,各职能部门开列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五,智库建设问题;六,孔子学院建设;七,校园文化建设及新闻宣传,宣传不仅要覆盖国内,而且要朝向海外;八,学生工作,如何加强中外学生融合、学生培养就业;九,信息化建设;十,校友会和基金会建设。为此,崔校长建议,2015年要进一步加强党委全委会的作用,积极研究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副书记王鲁新、刘伟,副校长曹志耘、董立君,校长助理,学校部分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从多个角度就“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工作要点”(讨论稿)发表建议,从学校发展目标、年度工作重点、文本具体表述等,提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与会人员指出,应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学校发展进程中最重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之为工作要点。要认真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为目标,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会议决定,由学校办公室在广泛吸纳与会代表建议的基础上,认真修改工作要点,并再次征求意见后,于春季学期开学后下发学校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