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老教授】崔恩礼:电子系那段“边学边教”的初创岁月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时间:2015-01-06 11:24:23

人物简介:

崔恩礼,1956年考入大连工学院水利系,1959年被调到无线电系(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参与建立无线电系。1961年到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专业,1962年返校从事教学工作,讲授天线、微波技术、电磁场理论等课程。曾担任电子系副主任职务,1996年退休。

    1949年建校初期,我校成立电讯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著名电子通信工程专家毕德显院士任两系主任职务。全国高校专业调整,1951年电讯工程系被调到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1952年电机工程系被调到东北工学院。由于国家对电子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1960年我校重建无线电工程系。

    1956年我考入大连工学院水利系,当时我担任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导核心。1959年9月,大学四年级刚开学时,系里领导找我谈话,说我校要重新成立无线电系,缺乏师资力量,要调我去任教。我学的是土木专业,虽然高等数学成绩也不错,但是跟电子专业的要求还是有差距。那是一个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的年代,我最终欣然接受了系里的安排。

     乔世增老师是无线电系第一任系主任,他一手创建了无线电系。建系之初,他四处搜集相关资料,对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师资培养等作了周密部署。当时设置了无线电专业、水声专业、雷达专业、电子器件专业等8个专业,专业面铺得很大,由于师资力量不匹配,加上有些专业与国家需要不对口,1962年进行专业调整时只保留了电子专业,其中包括自动控制和通信工程两个分支。

     无线电系成立伊始,学校从机械系、水利系、化工系等调来了17个学生任教。先找老师给我们上电工原理、物理等基础课程,然后派我们到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高校深造。北京邮电学院、南京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讯专业的毕业生也被分配到我校任教。电子专业的第一代师资力量就是这样组建的。没有生源怎么办?学校从各个系调学生到无线电系学习。

     由于大部分教师并非电子专业科班出身,系里当时流行这样一个口号:“边教边学”。比如明天要上课了,今天几个教师凑在一起进行备课,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一个讲课大纲,起草一个讲稿,委托一个教师去上课。1959年,系里派我去清华大学听一个苏联专家讲课,临走前系主任对我说:“你听不懂不要紧,带个笔记回来就行。”到了清华大学,苏联专家讲表面波天线,讲得非常专业,电子行业的专业术语我根本听不懂,授课量又很大,对我来说确实是很为难,我连笔记也记不好。听到“镜像法”,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怎样写,索性就写成了“景象”,后来被翻译纠正过来。

     在实验室建设上,由于无线电系规模小,学校资金投入较少,实验室的建设并不是很到位。实验仪器都比较昂贵,做实验所需要的元器件也价格不菲,我们根本无力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挥聪明才智亲自动手研发,好多实验设备都是由我们一手设计、开发和加工出来的。

     同时,我们通过承接社会上的科研项目来汇集资金,购置了一批像模像样的设备。微波技术实验室刚成立时一无所有,我们承接了外部一些科研项目,逐渐搭建起微波技术实验的平台。随着科研的进展,很多实验室也就建起来了。现在实验室里那些波导管、天线等有很多是我们当年设计加工的。我们就是这样摸爬滚打出来的。如今回忆那个筚路蓝缕却充满激情的创业时代,我心里还是会涌动一股豪情。

     到20世纪60年代末,无线电系的师资力量已经完全胜任教学的需要。学生学风良好,入学成绩较高,入学后比较适应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刻苦,教学质量并不比其他院校逊色。教师经常到学生宿舍参加学生组织的新年活动、和学生一同郊游、举行主题班会等,与学生朝夕相处、紧密沟通,保持思想上的深入交流。学校重视学生实习,我曾带领学生到辽阳、丹东、上海、南京等地的工厂实习。实习有认识实习,纯粹用眼睛看;有生产实习,要亲自动手做;有毕业实习,是为毕业论文搜集资料,做课题。这几种实习是硬性教学环节,每个学生都不能缺席。

1980年,无线电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我继续从事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我经历了电子系从无到有,自力更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电子系能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当年的办学眼光很超前,虽然没有完备的办学条件,但是看到了国家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迎难而上、“边学边干”。今天电子系的发展十分完整健全,不论是教学工作、科学研究还是对人才的培养,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电子系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悟出,人要干一番事业,就必须扔掉畏难情绪,要敢于创造,敢于打硬仗。

    后记:

    崔教授给我们讲述了电子系建系初期那段边学边教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真实感人的教育奋斗史。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建国初期、建校初期的艰难岁月,只能从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讲述中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我心里涌起钦佩之情的同时,也生出了惭愧。跟老一辈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太优越了,可是我们珍惜过吗?感恩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