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研修班

所属专业:电气工程学制:2.5年学费:35000元地区:北京

【天津大学北京班特色】

可提供GCT考前辅导,通过率高;借助启文中国在职研究生网平台积累人脉,扩充知识;双导师制;双班主任制。

【天津大学及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概况】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前身是1933年成立的北洋大学电机系,素以严谨治学、务实求真而闻名。学院现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分别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在330人左右,研究生在3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约240人,博士研究生约60人)。

学院有一支高效、精干、勇于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4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人。

 

【招生工程领域】

电气工程

电能作为现代最主要的二次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了极广泛的应用,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领域主要研究:电能生产、传输及其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本工程领域与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动力工程等工程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领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16名,副教授28名。

 

【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是为全国电气工程领域内的有关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应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的如下工作之一:  (1)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新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转化;(3)新技术、新产品在本企业的创新性应用与实施。

 

【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采用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工程实际能力的训练。

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3. 双导师制:论文阶段,采用本校教师和社会特聘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4. 双班主任制:小班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采取学校教务员与北京教学点班主任双重负责制,在教学、论文撰写和答辩环节,坚持严格的流程化管理。

 

【领域范围】

本领域涵盖专业及研究方向: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3.电机与电器

4.工业自动化

5.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6.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

7.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8. 电能经济与管理

9. 电气工程中的信息技术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课程的设置原则:应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注意拓宽专业面,注意研究生知识的更新,用新技术武装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并满足硕士学位的学分和内容深度要求。

2.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33学分,课程学习由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位论文开题报告1学分,工程前沿技术讲座(2次)0.5学分,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0.5学分。

 

【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论文应直接来源于培养企业的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学位授予】

在校期间已修满33学分,并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授权培养工程硕士的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报考条件】

报考控制工程的考生,需工作三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和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无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录取人数的10%。

 

【收费标准】

1、报名费500元。

2、费用;学费30000元,管理费5000元,合计35000元。

 

【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S131A033

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

40

2.0

 

S131A034

第一外国语(英语)

80

4.0

 

S131A035

工程数学基础 

80

4.0

 

S402EP01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16

1.0

 

S209RC01

现代管理学

32

2.0

 

S203G021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32

2.0

8

S203G007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32

2.0

S203G018

工程优化

32

2.0

S203G019

电力系统分析

32

2.0

S203G006

高电压绝缘技术

32

2.0

S203G020

电气控制技术

32

2.0

S203G003

线性系统理论

32

2.0

选 修

S203E003

智能系统原理及应用

24

1.5

10

S203E033

电力系统新型继电保护

32

2.0

S203E009

电气绝缘检测与诊断技术

32

2.0

S203E007

配电系统分析

24

1.5

S203E006

电力市场

24

1.5

S203E034

电力系统自动化

32

2.0

S203E035

电气测量技术

32

2.0

S203E036

控制电机

32

2.0

S203G014

计算机控制系统

32

2.0

S203E004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24

1.5

S203E037

单片机及PLC技术

32

2.0

S203E038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32

2.0

S203E039

电力系统基础

32

2.0

必修环节

S203RE0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0

 

S203RE02

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1次)

 

0.5

 

S203RE03

工程前沿技术讲座  (2次)

 

0.5

 

在线报名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