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百川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中共天津大学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起草纪实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时间:2013-03-16 16:09:33

 

      2012年12月29日,乘着全校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东风,备受全校师生瞩目的中共天津大学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天津大学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一次重要会议,必将载入学校发展史册。刘建平同志代表第八届党委向大会作了题为《以人为本 内涵发展 为将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师生代表们在两天的热烈讨论中,对报告中总结凝练的五年来辉煌成就给予热切回应,对报告中描绘的宏伟蓝图寄予热切期盼。闭幕式上各位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了报告。

  这是一篇贯彻中央精神、指引前进方向的报告。报告全文体现了十八大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校训,用天大人的语言回答着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命题,阐述了天大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向路径,和沿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道路的坚定决心。

  这是一篇努力结合天大实际、体现天大特色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对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作出了战略谋划和全面部署。

  这份备受师生关注的报告,诞生在一个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加速开发开放,学校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科学谋划战略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天津经济社会建设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天津市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大学正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一流大学阔步前进。

  报告是怎样起草的?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思路?

  体现办学思路的延续性:在党委领导下凝聚师生智慧

  报告起草工作始终是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学校专门成立了由相关部处和学院代表组成的文字起草组,由学校领导牵头,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2012年5月23日,随着中共天津大学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起草工作方案研讨会的召开,九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正式启动。文字起草组充分认识到,学校七次、八次党代会的召开切实发挥了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作用,要总结七次、八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全面总结、深入研究学校实践,依靠广大师生和校友起草好九次党代会报告。

  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关心报告的起草工作,党委书记刘建平同志多次听取起草组的工作汇报,召开专题常委会研究报告初稿。刘建平同志在学校党委八届十五次扩大会议上强调了两个关键字:“人”和“质量”,同时明确指出,第九次党代会应该是在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有几点不能变,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战略不能变,确定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能变;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变,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向不能变。校长李家俊同志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未来天津大学要“内涵发展”,必须强调“人”,必须注重“整体”和“协调”。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对报告起草和修改给予了具体指导,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

  报告形成过程凝聚了广大师生的智慧报告起草工作启动以后,随即召开了5场头脑风暴座谈会。邀请各院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和行政负责人畅谈未来五年学校要怎么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为报告起草集思广益。

  10月8日,党委常委会听取报告起草工作的汇报,同意下发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期间,向各院级党组织进行了12场汇报,举办了面向学生、教职工代表、党外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学院代表等的6场座谈会,书面征求老领导、院士专家、两委委员、校友理事会等的意见。各院级党组织召开各层面座谈会征求意见,学生党支部提出意见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为报告的起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校友袁国林写来亲笔信,为学校发展提出10条建议;

  吴咏诗老校长在报告征求意见稿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特别对学校未来如何科学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周恒院士在凝练独创式的办学经验和人才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

  余国琮院士认为要在如何提高和评估教师水平,如何建立校内学术氛围和育人氛围,如何加强教学育人和科技创新,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切实的措施,并建立检查监督和问责制度;

  印邦炎老师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特别是调动他们在关心下一代等方面的积极性;

  靳世久老师提出,办教育要有办教育的思想理念,办好高等学校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应该进一步阐述天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王天友老师提出,报告要鼓舞人心、激发斗志,“闯出”一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道路;

  于敬海老师希望在报告中更加明确如何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内容,调动现岗位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环境条件让人才脱颖而出;

  学生田川提出建立鼓励学生创新的机制,要“解放”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吴瑞提出,要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大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刘祥提出,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还必须加强宣传,提升影响力;

  学生杨帆表示,要突出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评价中突出学生的意见;

  ……

  据不完全统计,在报告起草过程中,有几百人参与了意见征求,共收集意见千余条。报告起草组结合这些意见对报告初稿进行了324处修改。在九次党代会闭幕以后,起草组还结合会议期间各代表团的讨论情况,再次修改报告25处,包括明确了“兴学强国”的文化灵魂等重要修改。

  体现战略研究的科学性:在战略研究中阐释“发展”

  理清“发展”思路。报告起草组对“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校第七次、八次党代会分别探讨明确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学校的发展明确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战略,体现了党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九次党代会召开的这一年,正是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十年。如何向学校确定的战略目标迈进,尤其是进一步明确“第二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是九次党代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九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中必须做出的深入思考。

  因此,“发展”成为九次党代会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而这个“发展”,是在继承中的发展,体现了学校办学思路的延续。

  开展战略研究谋划“发展”。为解决好“发展”问题,报告的起草工作特别重视理论和战略研究,在成立文字起草组的同时,还成立了9个战略研究组,由各有关单位牵头分别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思路、人才培养质量、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国际化、学校文化、后勤保障和新校区、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战略研究。

  2012年6月,文字起草组、战略研究组成员到兄弟高校走访,开展各类调研,展开一系列战略研究,形成报告提纲草案。提纲草案对报告的结构提出了两处创新,一是采用大篇幅阐释理念,以理论认识的阐述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二是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中一改按照工作项目总结的方式,而是按照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来总结,体现了对八次党代会今后五年部署的落实和呼应。

  2012年7月1日,学校召开全委扩大会议,9个战略研究组分别汇报了战略研究的情况;文字起草组就报告提纲草案进行了汇报。八届两委委员针对报告提纲草案进行了热烈研讨。会后文字起草组对提纲进行了修改,将“构建天津大学质量提升体系”的主题,修改为“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文字起草组利用暑期紧锣密鼓撰写报告,8月初完成2万余字的报告草稿,随后召开研讨会,对报告草稿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将以前的核心内容为“提升实力、增强动力”的两大部分调整为“四大战略、三项计划”两大部分。“四大战略”对应我校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项计划”对应内涵发展的支撑体系,报告框架和逻辑结构更加清晰,与历史和未来的衔接更加紧密。

  体现理论研究的内涵性:在以人为本中明确“内涵”

  明确了“以人为本”是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核心理念。在各个领域都适用、各个时期都适用的“以人为本”能否体现天大特色?是否是学校未来发展中应该坚持的?面对报告起草过程中的疑惑,起草组成员通过对中央政策的进一步学习解读找到了答案。

  十八大报告把人民“举过头顶”,“以人为本”上升为党的执政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必须把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这些都坚定了起草组的信心,前期的研究和坚持是和中央精神高度契合的。

  “以人为本”不但是中央的要求,也和天津大学的历史密不可分。建校之初北洋大学章程《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中提到“头等学堂,以选延教习挑取学生两大端最为紧要”,这最重要的“两大端”即是“学生”和“老师”,强调了学生和教师的重要地位。同时,在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以人为本”,也是在第八次党代会“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不仅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也强调了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立足师生的发展并让其分享到学校发展的成果。针对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拔尖人才偏少、人才培养质量不容乐观的现状,“以人为本”的提法既符合学校历史,又关乎学校实际。

  探讨明确了“新”内涵式发展道路。新校区建设是天津大学百年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机遇。但新校区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在理论层面应该如何解释?

  报告起草组进一步研究,分析了高等教育当前发展的形势。在全国高校度过了大规模兴建新校区的大潮后,开始沉淀思考,从扩张规模转向内涵发展,提升质量。而恰在这个时候,教育部与天津市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并支持两所高校建设新校区。要回答在新校区建设中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关系这个问题,就要在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中体现内涵发展的理念,并以新校区建设为依托,寻求内涵发展的突破口。 

  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中,种种对“内涵发展”的不同理解,引发了起草组的深深思考。

  崔国起老师提出,当前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那样,这样看来,是否走外延式发展道路更能快速发展?

  杨书元老师提出,要让广大师生都明白“内涵发展”的真正内涵。

  郝卫国老师提出,“内涵发展”要有所界定,新校区建设这种明显的外延式发展形式,是否违背内涵发展?

  张永柒老师提出,对于内涵发展,应该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按照国家要求,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刘铁根老师提出,报告要体现“强国”的战略思想,要通过协同创新“做大做强”;

  ……

  各方面的不同理解,体现了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道路的关注和忧心。师生们担心学校走向收敛和封闭,担心学校发展的脚步放缓。面对师生的疑问和担忧,起草组有责任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给出理性的思考和切合当前高等教育新形势的答案,起草组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梳理――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提出了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概念。2003年左右,又提出外延式发展道路。我们今天所说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理论上说,就是要运用系统思维,要合二为一,把过去所提的外延式发展道路与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优势结合起来,甚至要用外延发展方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要处理好内涵和外延、质量和数量、结构和规模、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从实践上说,我们必须以建设新校区为契机,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教育模式改革促进产学研合作,就是要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协同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典型体现,一方面要求高校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高校开门办学,加强与外界的协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引育并举”,除了要培养自己的教师,还要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二者要互相补充并相互促进;在学科建设中,不但要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还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适当发展新兴学科;还要开放办学,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要结合本国实际,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别国经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共融;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既要深化内部改革,又要促进社会参与,引进多方力量支持学校改革发展。

  带着上述思考,起草组给出了“新”的内涵式发展的描述――

  我们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应该以兴学强国为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求,以改革创新、激发内部活力”动力源泉,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以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天津大学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特色有三个方面。个方面,就是天津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的兴学强国使命的特色,这也是无数北洋人-天大人的理想和夙愿,堪称天大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区别于西方高等教育的最大特色。个方面是具有兼容并包、合二为一的理论及实践特色。既具备“传统”内涵式发展的优势,也包含外延式发展的优势,并以处理好内涵和外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前提。个方面是以人为本的特色。内涵式发展如果不落实到人上,最终都是外在的。

  因此报告强调以人为本,内涵发展”,这是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我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特色之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是现阶段天津大学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和当前的紧迫任务。

  在十易其稿、进行了近350处修改后,这篇凝聚了全校师生智慧、寄托学校发展愿景的报告,以天大党发 [2013]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将成为未来五年全校师生的行动纲领。1万2千余字的报告承载着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们的期盼,既是天津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宣言书,更是全校师生面向新时期事业发展的承诺书。报告以科学的论点、客观的视角、朴实大气的语言、昂扬向上的情感,展现了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光辉历程,描绘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学校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正是通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特色道路,更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

  (报告起草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