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修订教学计划工作暨期末教学工作布置会议
6月14日下午,学校召开修订教学计划工作暨期末教学工作布置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邬大光副校长,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院领导,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督导组成员等出席了会议。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从上个学期就开始布置。为了推进本次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上个学期末,教务处专门组织分管教学副院长进行为期一天的深入研讨。之后,要求各单位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改变过去凭经验、凭惯性、甚至拍脑袋的做法,在综合比较国内外至少各五所知名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磨刀不误砍柴功”,经过比较,各学院对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正如化学化工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朱亚先老师说,“经过比较,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教学改革思路更加明确,也更有底气。”
为了落实这项工作,从上个学期末开始,邬大光副校长带领教务处相关负责人逐一听取了各学院人才培养修订情况汇报,了解各个学院修订情况。在综合各学院意见的基础上,逐将形成更加明确的修订思路。
在本次工作会议上,教务处计国君处长对修订思路的原则意见作了详细说明,对下一个阶段的修订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一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原则,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二是优化课程结构,强化知识基础教学,突出分类培养;三是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本研打通,资源共享;四是进一步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五是进一步突出研究性、探索性、启发性教学;六是充实完善短学期教学安排;七是要规范管理,按照教育规律科学编排教学计划。
为了使各单位对教学计划修订工作能够更加深入,会议特地邀请了化学化工学院朱亚先副院长、公共事务学院卓越副院长作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的典型发言。其中,化学化工学院在开展广泛扎实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学院如何探索“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以及“拔尖学生培养”等不同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类型的具体思路。公共事务学院则侧重介绍了学院在着重在多学科背景下,如何实施大类培养,以及大类招生后如何进行大类平台课程建设和分流学生具体设想。
最后,邬大光副校长对教学计划修订再次强调几个方面要求:一是厦门大学应坚持精英教育,但必须分类培养,可以考虑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二是鉴于各学院分流时间不同,他强调除个别学科专业之外,原则上应二年后分流。三是鉴于各学院对于跨学科专业课程的强烈需求,他要求各学院专业课程对外原则上都要对外开放,同时鼓励各单位开设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并在全校酝酿设立通识教育课程中心。三是鉴于大类招生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各单位应在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四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计划的科学性、规范性。
会上,教务处计国君处长还对本期末教学工作做了具体布置。一是认真做好毕业生工作;二是认真做好期末考试工作;三是认真落实短学期教学工作;四是认真做好秋季学期的开课工作;五是加快推进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六是认真做好2014年推免生工作;七是认真组织2013年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拔工作;八是做好中央修购专项教学实验室设备购置;九是组织期末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十是做好2013级新生工作安排等。
此外,教师发展中心朱水涌副主任介绍了中心主要职能,对今年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和培训工作安排作了具体说明,希望各学院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踊跃参与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