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市报:厦大校长朱崇实谈大学生就业难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时间:2013-07-25 12:00:22

昨天,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出席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生态教育合作与展望论坛,记者乘他休息之际请他谈了毕业生的就业方面的问题。朱崇实是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699万毕业生远远不够社会需要

  记者:今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699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压力是否因此空前增大?

  朱崇实:有699万大学毕业生是件很好的事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我们教育业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们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抱负、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由于岗位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一些需要人才的岗位,由于种种原因没人愿意去,而一些岗位则大家都想去,出现供求不平衡的情况。就业压力只是暂时的,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人才,699万大学毕业生远远不够。

  记者:您能给这699万背负着史上最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一些建议吗?

朱崇实: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我的建议是:大学毕业生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主动去了解社会,面对并分析现实,从容应对就业压力。我很佩服那些愿意去艰苦地方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思想,那么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应该是供不应求的。厦大毕业生年就业率就保持在96%以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自愿奔赴西部地区工作。只要有正确的择业观,699万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干。 

  学术至上赞成大学去行政化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高校改革中去行政化这种呼声?

  朱崇实:我赞同高校去行政化。当前很多大学的行政管理水平确实不高,在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去行政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单纯从一个大学校长的角度来看,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而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需要管理,否则寸步难行。

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的基本属性是学术组织,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因此学术至上在大学里要得到充分重视,大学一定要把培养人才和研究学问作为自己的使命。所以在大学里不能用行政代替学术,更不能用行政去压制学术。作为大学这样一个社会组织,要按照自身规律去建设它,去发展它。 

  逛论坛和学生打成一片

  记者:说到管理问题,您是怎么管理厦门大学的呢?

  朱崇实:我在厦门大学的官方论坛鼓浪听涛上有注册ID,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一会儿论坛,倾听学生们的声音,然后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我和学生有定期的早餐会,学生可以和我预约吃早餐,有什么意见都能当面提出来,我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

  管理的学问,就是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要让手下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把宝贵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效果。所以我必须想方设法接触学生和老师,时时刻刻和他们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做好服务。这是一个大学校长管理学校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