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子力挫阿里算法团队获100万奖金
日前,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喜获一则消息――“厦大学生逆袭阿里工程师获100万支票”。这一位“逆袭阿里工程师”的厦大学生――柯国霖是厦门大学软件学院2009级本科生、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中,柯国霖等6名大学生组成的算法团队,历经大赛3个赛季的考验,披荆斩棘,从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最后在“双11”当天,他们设计的算法效果超过了原定15%的竞赛目标(即在原有推荐算法的技术上优化15%),并因此获得了100万元的奖金。该6人团队中,除了厦门大学的柯国霖,还有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学生。
柯国霖的6人团队之所以能成功逆袭天猫的算法团队,最主要是赢在了精确的算法上。为了达到竞赛目标,他们运用机器学习专业知识建立算法模型,根据消费者在天猫上的行为日志,更加精确地分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预测他们可能购买的品牌并推荐,最终超过了原定的竞赛目标。
柯国霖谈到,他与机器学习的情缘始于软件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在他苦心孤诣走在刻苦钻研的道路上时,有关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学术氛围席卷他的周围。有了一定专业基础的他更加坚定地往深处扎根。老师眼中的柯国霖,学习能力很强,很早就将斯担福大学的机器课程学习了一遍,并且对高层次的前沿技术钻研得很深。他宽广深厚的知识储备,是他在竞赛中乃至日后实践中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
对于柯国霖来说,此次竞赛是很新颖的一个竞赛。面对全新的知识和技术,比如推荐系统,各种模型和算法,MapReduce等等,他必须不断打破思维定式,学习新的知识。提及此处,柯国霖相当感慨,是本科和研究生打下的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过往的竞赛经历提高了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给予了本次竞赛很大的帮助。
回看此次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参赛队伍中不乏来自牛津大学、诺丁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尖端人才。最终柯国霖等6人组成的团队杀出重围,摘取桂冠。柯国霖的6人团队是在经历了前两个赛季的淘汰后重新组合的,可谓是连番大浪淘沙后的精锐之师。柯国霖朴实地说道,竞赛以来,他做的就是不断尝试、测试、分析、评估算法。他的室友透露,在前两个赛季,他经常半夜从睡梦中爬起来,继续他的探索。进入第三赛季,他遇到了同样优秀的5个人。随时来临的头脑风暴经常给予他灵感和思路,让他时刻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把一切精力都用在探索算法模型。
柯国霖同学认为要多多探索,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在本科期间,他想尝试学点硬件和嵌入式,于是邀上同专业的两位同学加入了“厦门大学RCS机器人”。在RCS的两年里,他挺过了巨大的工作强度,也收获了多次国际赛事的奖章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也是抱着尝试和学习的心态参加了此次竞赛,在不断地坚持和完善中成就了斐然的成绩。也许,探索就是他喜欢的事。
他是一个崇尚学习的人。专业知识的储备只是他参加竞赛的敲门砖。在实践中,在碰到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技术时,他唯一做的就是学懂它、掌握它。
同时,他从不半途而废。长达8个月的比赛,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努力坚持着。最终他的坚持引领他到达了繁花似锦的终点。
最后,当说到日后的打算时,柯国霖同学十分谦虚地表示还要继续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探索业界前沿技术,总结好此次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